关于汉字的歇后语、汉字特点的歇后语10个

admin22025-05-10 19:30:02

1.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 利用“舅”与“旧”的谐音,既描述动作又表达语义。
  • 2. 小碗吃饭——靠天(添)

  • “添”与“天”谐音,字面指碗小需添饭,实际表达依赖自然条件。
  • 3. 纳鞋底不用锥子——真(针)好

  • “针”与“真”谐音,既指针线活做得好,又夸赞事物优秀。
  • 4. 马背上接电话——奇(骑)闻

  • “骑”与“奇”谐音,字面描述骑马接电话,实际指新奇的事件。
  • 5. 纸糊的琵琶——弹(谈)不得

    关于汉字的歇后语、汉字特点的歇后语10个

  • “弹”与“谈”双关,既指乐器无法弹奏,又暗示话题敏感。
  • 6. 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量)

  • “量”与“良”谐音,表面指缺少量布工具,实际指责居心不良。
  • 7. 张果老的驴——不见奇(骑)

  • “骑”与“奇”谐音,结合传说人物,表达事物平凡无奇。
  • 8. 井里放爆竹——有原因(圆音)

  • “圆音”与“原因”谐音,利用井的回声特点,暗指事出有因。
  • 9. 拄拐杖下煤窑——步步倒(霉)煤

  • “霉”与“煤”谐音,字面描述煤矿场景,实际形容接连倒霉。
  • 10. 狗吃豆腐脑——闲(衔)不着

  • “衔”与“闲”谐音,既描述狗的动作,又表达无事可做的状态。
  • 汉字特点的体现

    这些歇后语通过以下方式凸显汉字特点:

  • 谐音双关:利用同音字制造语义转换(如“舅”与“旧”)。
  • 字形拆解:如“枣核截板——没几(锯)”,通过“锯”与“句”的关联。
  • 文化联想:结合历史人物(如张果老)或生活场景(如煤矿)增强趣味性。
  • 更多类似歇后语可参考网页1、14、26、54等来源,其中收录了数百条经典案例。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