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计生协会工作总结中涉及的50项计生工作事项清单,结合多来源信息整合归类,涵盖组织建设、宣传教育、服务管理、政策落实等核心领域,并附相关引用来源:
一、组织建设与规范管理
1. 健全计生协会组织机构,定期调整理事会成员,优化领导班子配置。
2. 推进“三联创”活动(联创、联建、联管),提升基层协会工作质量。
3. 建立企业流动人口计生协会,加强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
4. 完善村级协会小组长制度,明确职责分工与考核机制。
5. 定期组织会员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如政策法规、优生优育知识)。
二、宣传与教育
6. 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行动”等主题活动。
7. 利用“5.29会员活动日”“7.11世界人口日”举办集中宣传服务活动。
8. 制作发放计划生育宣传品(手册、海报、短视频等)。
9. 组织文艺演出、知识竞赛等群众性宣传活动,普及生殖健康知识。
10. 开展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和预防艾滋病宣传。
11. 推广新型婚育文化,倡导适龄婚育、优生优育。
12. 利用微信、短视频平台扩大政策宣传覆盖面。
13. 设立“家庭健康加油站”等阵地,提供健康知识普及。
三、服务与民生保障
14. 实施“安居工程”“成才工程”,帮扶计生困难家庭建房、子女教育。
15. 落实计生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如农村双女户奖励、特别扶助金)。
16. 开展“幸福工程”项目,为贫困母亲提供无息贷款支持创业。
17. 组织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及产前筛查。
18. 为育龄妇女提供妇科病普查及诊疗服务。
19. 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机制,提供学费减免等支持。
20. 为计生家庭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增强抗风险能力。
21. 协调医疗资源,开展优生优育指导与亲子活动。
22. 设立“暖心家园”,提供心理咨询与临终关怀服务。
23. 协助申请低保、大病救助等社会保障政策。
24. 组织志愿者帮扶队,协助计生户农忙生产。
四、政策落实与监督
25. 督促落实社会抚养费征收,配合依法行政。
26. 监督计划生育村务公开,确保政策公平透明。
27. 参与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推动民主决策。
28. 跟踪奖励扶助资金发放,防止冒领或挪用。
29. 调解家庭暴力、土地纠纷等矛盾,维护群众权益。
30. 协助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查验与登记管理。
31. 建立人口信息数据库,动态更新生育、节育数据。
32. 参与计生执法检查,反馈基层执行问题。
五、基层治理与村民自治
33. 推动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签订《村规民约》执行协议。
34. 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树立典型示范。
35. 组织村民参与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如疫情防控)。
36. 协助地质灾害巡查与灾后救助工作。
37. 推动“生育关怀行动”,帮扶失独家庭与残疾儿童。
38. 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倡导生态保护。
39. 协助农村公路建设与维护,改善基础设施。
六、创新与拓展服务
40. 开展“小生快富”项目,支持计生家庭发展特色产业。
41. 试点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缓解育儿压力。
42. 推广“向日葵亲子小屋”项目,提供早期教育。
43. 实施“三结合”工程(生产、生活、生育帮扶)。
44. 探索“互联网+计生服务”,开通线上咨询与办事通道。
45. 联合企业开展就业培训,促进计生户增收。
七、数据管理与技术支撑
46. 完善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确保数据准确。
47. 定期开展人口动态监测与统计分析。
48. 利用GIS技术绘制计生服务网格图,优化资源配置。
49. 建立电子档案,实现服务记录可追溯。
50. 推进川渝计生协作,共享资源助力区域发展。
引用来源说明
以上清单综合多维度工作要点,具体实施需结合地方实际调整。如需完整政策文本或操作细则,可进一步查阅对应来源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