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学必背端午节古诗(精选10首)
1. 《乙卯重五诗》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解析:描绘端午节山村景象,粽子、艾草等节日元素生动形象,语言简练易懂。
2. 《端午》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解析:直接点明端午节与屈原的关联,语言简洁,适合背诵。
3. 《端午日赐衣》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解析:描写端午宫廷赐衣的习俗,语言典雅,可感受唐代节日礼仪。
4. 《和端午》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解析:通过龙舟竞渡表达对屈原的怀念,情感深沉而语言凝练。
5. 《同州端午》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解析:以游子视角写端午,情感真挚,适合体会节日与乡愁的结合。
6. 《端午感兴》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
解析:赞颂屈原的忠诚精神,传递爱国情怀。
7. 《减字木兰花·竞渡》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解析:描写龙舟竞渡的热烈场面,画面感强,适合儿童诵读。
8. 《浣溪沙·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解析:通过细节描写端午习俗,语言清新自然。
9. 《端午日》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解析:对比少年与老年的端午心境,富有哲理。
10. 《端午三首》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解析:以自然景象烘托对屈原的追思,语言浅显而意境深远。
二、端午节古诗大全(经典篇目推荐)
1. 《端午》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特点:帝王视角的端午盛景,展现节日与国运的关联。
2. 《南歌子·游赏》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
特点:融合饮食与民俗,体现宋代端午的雅趣。
3. 《竞渡诗》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特点:以夸张手法描写龙舟竞渡的恢宏气势。
4. 《已酉端午》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特点:借天气隐喻屈原的悲壮命运。
5. 《如梦令》
“天气润罗衣,病起却忺微暑。休雨,休雨,明日榴花端午。”
特点:以轻快笔调写端午前夕的期待。
6. 《端午即事》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特点:以艾草为引,抒发家国情怀。
三、知识扩展
1. 屈原与端午:端午节源于纪念屈原投江殉国,衍生出赛龙舟、吃粽子等习俗(详见网页13)。
2. 教学要求:教育部明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列为必修课,古诗背诵是重要组成部分(网页29)。
注:以上古诗可按需节选背诵,建议结合节日活动(如包粽子、挂艾草)加深理解。更多古诗可参考网页1、36、41的完整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