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榜样》系列专题节目后,我深刻感受到榜样的力量不仅在于引领方向,更在于激发内心的信仰与行动。以下为200字观后感及心得体会,供参考:
观后感(200字)
《榜样》中的每一位人物都用平凡诠释了伟大。无论是扎根乡村的教师支月英,还是守护边境的战士,他们用坚守和奉献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最让我震撼的是“大国工匠”李万君,他在焊工岗位坚守29年,用“工匠精神”填补技术空白,展现了“择一事终一生”的信念。他们的故事让我明白,榜样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将初心融入日常的坚持。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需以榜样为镜,既学其精神内核,又践其务实作风。即便身处平凡岗位,也要以“螺丝钉”的姿态发光发热,在服务他人中实现价值。唯有如此,方能在时代浪潮中担起使命,传承榜样的星火。
心得体会(扩展版)
1. 榜样是精神的灯塔
节目中的人物如张富清、黄文秀等,用行动诠释了“信仰高于生命”。张富清深藏功名60年,扎根贫困山区;黄文秀放弃城市优渥生活,将生命献给脱贫攻坚。他们的选择彰显了员“为人民服务”的纯粹初心。这启示我们:真正的榜样无需惊天动地,只需在平凡中坚守信仰。
2. 基层是践行的沃土
李连成、隋耀达等基层干部的故事让我看到“实干”的力量。李连成甘当“吃亏书记”,带领村民致富;隋耀达扎根农村,用创新思维振兴产业。他们的经历证明,基层工作虽苦,却是锤炼担当的熔炉。作为青年,我们应主动深入一线,将个人成长与国家需求结合。
3. 创新与传承的辩证统一
林占熺用菌草技术助力脱贫,覃大清攻克水电难题,展现了“创新”对时代的推动作用。但创新离不开对传统的坚守,如艾爱国传承“工匠精神”,在焊接领域精益求精。这提醒我们:既要敢为人先,又需脚踏实地,在传承中突破,在突破中超越。
4. 自我反思与行动转化
对照榜样,我深感自身差距。例如,面对困难时缺乏李萌环卫工人的韧劲,服务群众时缺少张玉滚校长的无私。今后,我将以“眼里有光,心中有爱”自勉,在岗位上深耕细作,用点滴行动传递温暖,真正做到“身在其位,必谋其职”。
《榜样》不仅是一堂生动的党课,更是一面映照初心的明镜。它教会我们:伟大出自平凡,崇高源于坚守。唯有将榜样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方能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磅礴力量。愿我们以榜样为光,照亮脚下之路,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书写无愧于心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