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根据《榜样8》与《榜样5》专题节目内容整理的观后感心得体会,结合节目核心精神与榜样人物事迹,分主题展开分析:
一、《榜样8》: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的鲜活实践
1. 吴惠芳:从“军人”到“村官”的使命传承
吴惠芳从部队退役后扎根永联村,带领村民实现“居住城镇化、生产产业化、管理规范化”的现代化转型。他推动建设永联小镇,整合土地资源,配套教育、医疗等设施,使村民享受到与城市均等的公共服务。其事迹体现了基层治理创新与共同富裕的核心理念,如通过“村企分离”模式保障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家庭文明奖”等制度涵养乡村文明。
2. 钱七虎、刘玲琍等:专业领域深耕与社会责任担当
节目还展现了钱七虎院士在国防科技领域的坚守、特殊教育教师刘玲琍为听障儿童创造有声世界的奉献等。他们的共同点在于将个人专长融入国家需求,以专业精神与社会责任感推动行业进步。
3. 启示:乡村振兴需以“人”为核心,既要因地制宜推动产业升级(如永联村的旅游业与现代农业),也要注重文化赋能(如建设图书馆、小戏楼),最终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富裕。
二、《榜样5》:伟大抗疫精神的时代诠释
1. 逆行者的无畏与团结
节目中,火神山医院专家组张西京、护士长张宏等医护人员以生命赴使命,展现了“生命至上”的医者仁心;快递员汪勇组建志愿车队保障医疗物资,诠释了普通人的“凡人微光”。这些事迹凸显了举国同心、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
2. 制度优势与科学防控的结合
节目通过火神山雷神山建设奇迹、浙江援鄂医疗队的协同作战等案例,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组织力与执行力,以及尊重科学、精准施策的治理智慧。
3. 启示:抗疫精神不仅是危机应对的典范,更应转化为日常工作的动力。例如,基层干部需学习杜云(芳草社区党支部书记)的精细化服务意识,将“人民至上”理念融入社区治理。
三、跨越时空的榜样力量:共同的精神内核
1. 坚定信仰与初心使命
无论是吴惠芳“尽忠与尽孝统一”的家国情怀,还是抗疫英雄“舍生忘死”的抉择,均彰显了员对理想信念的坚守,以及对“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终身践行。
2. 创新思维与务实作风
吴惠芳通过“政经分离”优化乡村治理结构,抗疫中“分级诊疗”“科技攻关”等创新举措,均体现了问题导向与实践智慧,印证了“敢闯敢试、善作善成”的奋斗哲学。
3. 个体价值与集体利益的统一
榜样人物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如李桂科40年扎根麻风村治病治贫,张玉滚坚守乡村教育等。他们的选择证明:平凡岗位的坚守亦是伟大,个体奉献汇聚成时代进步的洪流。
四、践行榜样精神的现实路径
1. 对标学习,提升专业能力
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领域,需如吴惠芳般“恶补知识、调研谋划”,以专业素养破解发展难题;在危机应对中,需锤炼如张西京般的“硬核技术”与应急能力。
2. 立足岗位,传递温暖力量
从社区志愿者的“爱心互助街”到抗疫中的“分餐制管理”,启示我们:社会责任不必宏大,只需从身边小事做起,如关爱弱势群体、参与公益服务。
3. 传承精神,涵养时代新人
通过榜样教育激励青年一代,如永联村小学组建管弦乐团培养文化自信,抗疫中“90后”医护的成长故事,均展现了精神传承的深远意义。
《榜样8》与《榜样5》虽聚焦不同主题,但其精神内核一脉相承:信仰为魂、人民为本、创新为要、实干为基。作为新时代的见证者与建设者,我们需以榜样为镜,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篇章。正如吴惠芳所言:“致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这不仅是对共同富裕的承诺,更是对每个个体价值的深情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