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论文;西方哲学论文题目

admin22025-08-04 08:20:02

以下是为您整理的西方哲学史论文题目及研究方向建议,结合多篇文献资源整理而成,涵盖形而上学、学、比较哲学等多个领域,供参考:

一、形而上学与认识论方向

1. 论西方形而上学中的“思想暴力”与逻各斯中心主义批判

  • 分析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同一性暴力”的批判,结合福柯的“权力-知识”理论,探讨形而上学如何通过理性霸权构建思想体系,以及这种体系对现代社会的潜在危害(如“平庸之恶”的哲学根源)。
  • 2. 时间哲学的嬗变:从亚里士多德到海德格尔

  • 对比亚里士多德“时间是运动的数”与海德格尔“时间性是存在的境域”两种观点,结合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现象学,探讨时间如何从物理维度转向生存论维度。
  • 3. 前见与真理的历史性:伽达默尔解释学对传统认识论的颠覆

  • 以伽达默尔的“前见”理论为核心,分析其在打破主客二分思维模式中的作用,并结合黑格尔“历史理性”讨论真理的动态性与开放性。
  • 二、学与政治哲学方向

    4. 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现代困境与现实意义

  • 以《尼各马可学》为基础,探讨“幸福作为灵魂合乎德性的实现”在消费主义社会中的适用性,结合现代心理学对“自我实现”的研究进行批判性反思。
  • 5. 马基雅维利“政治无道德”命题的再审视

  • 从《君主论》出发,分析政治与道德的分野是否必然导致权力异化,结合当代政治哲学中的“公共理性”理论(如罗尔斯)探讨其局限性。
  • 6. 启蒙理性与信仰危机:康德“三大批判”的调和尝试

  • 以康德的先验哲学为框架,探讨其如何通过限制知识为信仰留出空间,并分析这种调和在当代科学与宗教冲突中的启示。
  • 三、比较哲学与跨文化方向

    7. “道”与“逻各斯”:中西哲学本体论对话的可能性

  • 对比《周易》的“阴阳之道”与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分析二者在宇宙论与辩证法上的异同,探讨跨文化哲学对话的方法论困境。
  • 8. 佛教“空”观与海德格尔“存在”思想的会通研究

  • 以《存在与时间》中的“无”概念为切入点,结合龙树中观学派的“缘起性空”理论,探索东西方哲学在消解实体论思维上的共通性。
  • 9. 儒家“民本”与西方“民主”:政治哲学中的合法性之争

  • 从孟子的“民贵君轻”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出发,比较两种政治传统对权力来源与道德基础的建构逻辑。
  • 四、方法论与教育哲学方向

    10. “八步教学法”在西方哲学史课程中的实践与反思

  • 以逻辑思辨性课程的改革为例,探讨如何通过问题导入、文本细读、跨学科案例等步骤提升哲学教育的批判性思维培养效果。
  • 论文结构建议(以题目1为例)

    1. 引言

  • 提出问题:形而上学是否隐含思想暴力?
  • 研究意义:回应现代性危机中的理性异化问题。
  • 2. 理论框架

  • 海德格尔对“存在遗忘”的批判;福柯的权力-知识分析。
  • 3. 历史脉络

  • 古希腊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形成(巴门尼德“存在唯一性”);
  • 启蒙理性如何强化同一性原则(如笛卡尔“我思”的排他性)。
  • 4. 案例分析

  • 意识形态中的形而上学暴力;
  • 技术理性对生态的压制。
  • 5. 结论

  • 呼吁“诗意思维”对形而上学的补充(参考海德格尔后期思想)。
  • 参考文献资源推荐

  • 基础文献:柏拉图《蒂迈欧篇》、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 研究工具:使用掌桥科研(网页1)、知乎专栏(网页19)获取最新中英文期刊论文;参考清华大学647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网页55)梳理经典命题。
  • 如需进一步细化某个题目或获取文献全文链接,可告知具体方向,我将补充更多细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