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今天提笔给您写信,既怀着对您无尽的思念,也带着对您一生奉献的深深敬意。您曾说“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而您播撒的这粒种子早已在亿万中国人心中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记得第一次在课本上读到您的故事时,我惊叹于您用十年光阴在稻田里寻找一株雄性不育株的坚持。您曾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既不在家又不在试验田,那我一定在去试验田的路上。”这句话让我明白,正是这种几十年如一日的执着,才让杂交水稻从实验室走向田野,让中国人彻底告别饥饿。您用一粒种子改写了历史,让“禾下乘凉梦”从幻想照进现实。
去年学校组织我们参与“绿色农场”水稻种植活动。当我在烈日下弯着腰插秧时,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泥土沾满双手,那一刻才真切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含义。而您毕生都在这样的环境中耕耘,甚至九十高龄仍坚持下田观察稻穗。您用黝黑的皮肤和布满老茧的双手,诠释了“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的箴言,这份精神让我在学业中遇到困难时总能重燃斗志。
您离开的那天,长沙街头挤满了自发送行的人,有人带来带着泥土的水稻,有人高举“袁爷爷,我们好好吃饭”的标语。我也在食堂默默吃完碗中最后一粒米,因为我知道,每一口饭都凝结着您的心血。您曾说有两个梦想:一是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二是能在稻穗下乘凉。如今,您的团队已让40多个国家种上高产水稻,而新一代科研者正朝着“巨型稻”的目标迈进。请您放心,我们定会接续这份使命,让稻香飘满世界每个角落。
夜空中最亮的“袁隆平星”永远闪烁,就像您留给我们的精神之光。未来的某一天,当金黄的稻浪高过肩头,我们会在禾荫下仰望星空,轻轻告诉您:这盛世,已如您所愿。
愿您在天堂安好,永沐稻香。
此致
敬礼!
一名珍惜粮食的中学生
2025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