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的中国传统节日,起源于古代龙图腾祭祀和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投江的传说,主要习俗包括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佩香囊等,兼具祈福辟邪的文化内涵,现已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端午节作文(350字)
粽香里的端午情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每到端午节,这首童谣便在我耳边响起。今年的端午节,我不仅尝到了香甜的粽子,还第一次体验了包粽子的乐趣。
清晨,奶奶早早准备好了碧绿的粽叶、雪白的糯米和红亮的蜜枣。她一边教我折粽叶,一边讲起端午的传说:“屈原投江后,百姓怕鱼虾咬他,就用粽子投喂……”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将粽叶卷成漏斗状,填上糯米,塞一颗蜜枣,再裹紧叶片,用棉线扎牢。可我的手总是不听使唤,不是漏了米,就是散了叶。奶奶笑着说:“慢慢来,粽子要包得紧实才好吃!”终于,在奶奶的指导下,我包出了一个歪歪扭扭却独一无二的“小粽子”。
午后,我和家人来到江边看龙舟赛。鼓声震天,彩旗飘扬,一艘艘龙舟如离弦之箭破浪前行。岸边欢呼声此起彼伏,连空气里都弥漫着艾草的清香。妈妈告诉我,挂艾草是为了驱虫避邪,而五彩绳则寓意平安吉祥。
傍晚,我们围坐在餐桌前,剥开热气腾腾的粽子,糯米的香甜混合着粽叶的清香,瞬间充盈口腔。咬到蜜枣时,甜意直抵心底。爸爸说:“端午不仅是节日,更是文化的传承。”我望着手腕上的五彩绳,深深感受到,这小小的习俗里,藏着千百年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端午的味道,是粽香,是艾草香,更是浓浓的亲情与文化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