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香里的端午节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一大早我就闻到了厨房飘来的粽叶清香。妈妈告诉我,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人们会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祈求平安健康。
我最喜欢和奶奶一起包粽子。奶奶把泡好的粽叶卷成小漏斗,我学着放进白花花的糯米,再塞一颗红枣,用棉线扎紧。虽然我包的粽子歪歪扭扭像个小胖墩,但奶奶笑着说:“自己包的才最香甜!”煮粽子时,厨房里雾气腾腾,粽叶的清香混合着枣香,馋得我直咽口水。
下午,爸爸带我去江边看赛龙舟。江面上锣鼓震天,几条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向终点。船头的鼓手用力敲击,划桨的叔叔们喊着号子,岸边的人们挥舞彩旗呐喊助威,我也跟着跳起来喊“加油”!
晚上,我们全家围坐吃粽子。我咬了一口自己包的粽子,糯米软糯,红枣甜到心里。爸爸还给我讲了屈原投江的故事,我终于明白,粽子里包着的不仅是美味,还有人们对英雄的怀念。
这个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懂得了传统节日的意义,真是充实又快乐!
写作思路解析:
1. 开篇点题:用感官描写(粽叶香)引出节日,简介由来。
2. 细节描写:通过包粽子的动作、形状、香味等展现童趣,突出亲身经历。
3. 节日氛围:赛龙舟的热闹场景,结合视觉(龙舟)、听觉(锣鼓)、动作(呐喊)多角度描写。
4. 文化内涵:用家庭对话自然带出屈原故事,点明节日意义。
小技巧:三年级作文可多用比喻(如“粽子像小胖墩”)、拟声词(如“咚咚鼓声”),并加入个人感受,让文章更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