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端午节,妈妈一早煮好了粽子,香气飘满屋子。她告诉我,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他投江后,人们划船捞救、投粽子喂鱼,才有了赛龙舟和吃粽子的习俗。下午,我们全家去河边看龙舟比赛,鼓声震天,选手们划得飞快,像一条条彩色的龙在水面飞驰。奶奶还在门上挂了艾草,说是能驱邪避疫,妈妈给我戴了五彩线香囊,保佑平安。这个节日既有故事,又有美食,真开心!
端午节介绍100字
端午节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中国传统节日,起源于纪念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主要习俗包括:
1. 包粽子——用糯米和竹叶包裹,寓意保护屈原遗体不被鱼虾啃食;
2. 赛龙舟——象征当年百姓划船救屈原的场面,现发展为竞技活动;
3. 挂艾草、戴香囊——驱邪避疫,香囊内含草药,寓意健康;
4. 饮雄黄酒、系五彩线——传统祈福方式,寄托平安愿望。
2009年,端午节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