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征文500字一等奖;关于端午节的作文500字左右

admin32025-07-26 10:05:02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粽子香,香厨房。”当奶奶哼着古老的童谣将青翠的粽叶浸入清水时,我便知道,属于端午的草木清香与人间烟火,正随着汨罗江的浪花穿越千年而来。

清晨,阳光斜斜地爬上老屋的木窗棂,糯米与箬叶的清香早已在厨房氤氲。奶奶将泡得碧玉般的粽叶卷成锥形,舀一勺浸润着红酱油的糯米,又塞入两块油亮的五花肉,动作娴熟得仿佛在编织一首古老的诗。“阿婆,这粽叶怎么总卷不紧?”我手忙脚乱地捏着漏米的“三角包”,箬叶上的水珠沾湿了袖口。奶奶笑着接过我手中七零八落的“作品”,指尖轻轻一挑,箬叶便服帖地裹住糯米,细麻绳如游龙盘绕,转眼变出个棱角分明的绿宝石。这双手,曾为襁褓中的我缝制香囊,也曾将屈原的故事缝进了我的童年。

炉火渐旺时,父亲搬来一捆沾着晨露的艾草。菖蒲剑般的叶片划过门楣,在朱漆木门上投下斑驳的影子,恍惚间似见楚地先民悬挂五色丝的身影。母亲将雄黄酒洒在墙角,琥珀色的液体在青石板上蜿蜒,如同汨罗江畔百姓抛入江中的米粒,以最质朴的守护着不朽的诗魂。

当蒸腾的热气掀开锅盖,粽香裹挟着历史的风扑面而来。咬开绵软的糯米,琥珀色的肉汁浸润齿颊,仿佛尝到了《离骚》中“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的芬芳。窗外忽然传来龙舟鼓点,铿锵的节奏应和着江涛,恍惚看见屈子衣袂飘飘立于舟头,将“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求索精神,化作华夏血脉里永不褪色的印记。

端午节征文500字一等奖;关于端午节的作文500字左右

暮色中,我给病榻上的太奶奶系上五彩绳。她摩挲着褪色的香囊,絮絮说着抗战年间用艾草驱疫的往事。这一刻,粽叶的沙沙声、龙舟的号子声、穿越时空的吟诵声,都在艾香中交织成永恒的端午记忆——这不仅是舌尖的盛宴,更是民族精神的图腾,如同粽叶包裹的糯米,将家国情怀代代相传。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