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乡下人家》第二课时的优秀教学设计,结合单元要素与任务驱动理念,聚焦文本精读与情感体悟,适用于小学四年级语文课程: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情感目标:深入体会乡村生活的美好及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感受“独特、迷人”的田园意境。
2. 能力目标:学习作者通过描写普通景物(如瓜架、鸡鸭、院落)抒发情感的表达方式,掌握抓住关键词句品析语言的方法。
3. 知识目标:理解“独特、迷人”的内涵,积累“雨后春笋”“月明人静”等词语,背诵精彩段落。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回顾画面(3分钟)
1. 音乐渲染:播放《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展示乡村风光图片(瓜架、竹林、鸡鸭等),引导学生回忆第一课时梳理的乡村图景。
2. 提问衔接:“上节课我们走进了乡下人家的哪些场景?这些场景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答:瓜藤攀檐、鸡鸭觅食、院落晚餐等)
3. 引出中心句:“为什么作者说乡下人家‘不论何时,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板书:独特、迷人)
二、精读品析,感悟“独特”(25分钟)
任务驱动: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最感兴趣的场景,完成“读—画—品—诵”四步学习。
1. 示例引导:瓜藤攀檐图(第1自然段)
2. 小组合作探究(任选一场景)
3. 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三、回归整体,深化主题(7分钟)
1. 朗读升华:全班齐读结尾段,思考“独特、迷人”的具体表现(如四季皆美、动静结合)。
2. 思维导图:板书梳理场景与情感关联,形成“自然美—生活美—和谐美”的层次。
3. 情感迁移:提问“你的家乡有哪些独特风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身边之美。
四、拓展迁移,创意表达(10分钟)
1. 写作任务:模仿课文写法,以“城市人家”或“校园一景”为题,用拟人、对比等手法描写一处场景。
2. 展示点评:小组内分享作品,推荐优秀片段全班展示,师生共评语言特色与情感表达。
板书设计
乡下人家
独特:自然生机(瓜藤、春笋)
迷人:和谐生活(鸡鸭、院落)
情感:热爱田园、向往自然
教学特色
此设计紧扣单元语文要素,融合情境创设与任务驱动,既落实语言品析目标,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