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明》·唐·杜牧
诗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简析:
杜牧此诗以清明雨景为背景,用“雨纷纷”“欲断魂”勾勒出游子羁旅的愁思,末句“杏花村”的意象悠远含蓄,成为清明文化的代名词。
2. 《清明日对酒》·宋·高翥
诗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简析:
描绘扫墓场景的凄凉与生死的对比,结尾“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以豁达之语道尽人生无常,引发深刻共鸣。
3. 《清明夜》·唐·白居易
诗句: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简析:
一反清明哀伤基调,写月夜听曲赏花的闲适,展现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细腻感知。
4. 《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
诗句: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简析:
以西湖春景为背景,通过游人“半出城”与归后“万株杨柳”的对比,暗含对自然生机的赞美。
5. 《寒食》·唐·韩翃
诗句: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简析:
虽写寒食节,但与清明习俗紧密相关。诗中“飞花”“御柳”的灵动与宫廷赐火的特权形成反差,暗含讽喻。
6. 《清明》·宋·黄庭坚
诗句: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简析:
以自然界的生机对比荒冢的凄凉,借典故反思贤愚生死,展现对生命意义的深沉思考。
7. 《清明》·宋·王禹偁
诗句: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简析:
通过“乞新火”的细节,刻画清贫文人的孤寂,结尾以“读书灯”升华出精神的坚守。
8. 《清明即事》·唐·孟浩然
诗句: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简析:
以京城清明为背景,既写踏青的热闹,又写独坐空堂的孤寂,对比中流露漂泊之愁。
9.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宋·欧阳修
诗句: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简析:
以轻快笔调描绘西湖清明游春盛景,展现宋代清明踏青的民俗画卷。
10. 《闾门即事》·唐·张继
诗句: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简析:
通过“新烟”的寥落,暗写战乱后民生凋敝,以景寄情,哀而不伤。
其他经典诗句补充
这些诗词或哀婉或旷达,既承载了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也展现了古人面对自然与生命的哲思。如需更多作品,可参考来源网页的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