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渡荆门送别》——李白的壮游与乡思
1. 创作背景
此诗为李白青年时期(约24-26岁)首次出蜀漫游时所作,描绘了长江出三峡后荆门一带的壮阔景象,同时抒发对故乡的眷恋。诗中“送别”实为告别故乡,而非送别友人。
2. 名句与意境
3. 争议与评价
二、 《龟虽寿》——曹操的哲思与壮志
1. 创作背景
此诗为曹操晚年(53岁)所作,收录于《步出夏门行》。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征乌桓胜利后,反思人生有限性与积极进取的关系。
2. 核心思想
3. 文学地位
三、 两诗对比与文学价值
| 维度 | 《渡荆门送别》 | 《龟虽寿》 |
|-|--|-|
| 主题 | 自然壮景与乡愁 | 生命哲思与进取精神 |
| 情感基调 | 青春豪迈中隐含柔情 | 晚年深沉中迸发激昂 |
| 艺术手法 | 浪漫想象与动态写景 | 哲理思辨与象征比喻 |
| 语言风格 | 飘逸灵动(如“飞天镜”“结海楼”) | 简练刚健(如“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
| 结构形式 | 五言律诗,工整对仗 | 四言乐府,自由咏叹 |
四、 总结
两诗虽题材迥异,但均以独特视角展现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理想的深刻思考,成为唐诗与汉魏诗歌的经典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