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晨的细雨像春姑娘的眼泪,轻轻洒在青石板路上。我和爸爸妈妈早早出发,去给太爷爷扫墓。山间的小路湿漉漉的,野草上挂着晶莹的露珠,远处的油菜花开得像一片金色的海洋,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仿佛也在怀念逝去的亲人。
扫墓的仪式
到了太爷爷的墓前,爸爸用镰刀清理杂草,妈妈摆上鲜花和水果——有红彤彤的苹果、金黄的橘子,还有太爷爷生前爱吃的油焖笋。奶奶点燃三支香,轻声说:“太爷爷,我们来看您了。”我捧着小白菊,学着大人的样子鞠躬,心里默默许愿:“希望太爷爷在天上能看见我认真读书的样子。”
踏青的欢乐
扫完墓,我们沿着山路散步。春风拂过柳枝,嫩绿的叶子像一串串小铃铛。我摘下一片柳叶,学着爸爸的样子吹口哨,逗得妹妹咯咯笑。山坡上的蒲公英随风飘散,我追着它们跑,仿佛抓住了春天的尾巴。妈妈笑着说:“清明不仅是思念的日子,也是迎接新生的季节。”
珍惜与希望
回家的路上,爸爸给我讲起寒食节的故事,说古人用插柳、放风筝寄托思念。我望着车窗外的夕阳,突然明白:清明节不仅是对过去的怀念,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就像田野里新种的秧苗,只要用心浇灌,终会迎来丰收的季节。
总结
这一天,我学会了用鲜花代替纸钱,用踏青感受生命的美好。清明节的雨,洗净了墓碑,也滋润了我的心田。(约320字)
写作小贴士:
1. 结构清晰:开头引用古诗,中间分“扫墓”和“踏青”两部分,结尾升华主题。
2. 细节生动:用“油焖笋”“蒲公英”“柳叶口哨”等具体事物增加画面感。
3. 情感真挚:通过动作(鞠躬、追蒲公英)和语言描写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对春天的热爱。
参考范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