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全国新高考Ⅰ卷)
材料内容: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因锻炼而变化。强者滥用其强可能转为至弱,弱者勤自锻炼则可变强。“生而强者不必自喜,生而弱者不必自悲”。
写作要求:
题目解析与写作方向
1. 核心立意:
材料通过“强弱转化”的辩证关系,强调后天努力的重要性,引申至个人成长、民族复兴等层面。需抓住“变”的哲学思想,如“自强不息”“厚积薄发”“奋斗改变命运”等。
2. 参考角度:
3. 高分范文特点(摘录自网络范文):
历年江苏高考作文对比(2017-2021)
| 年份 | 主题/材料 | 特点 |
|--|--|-|
| 2021 | 体育之效与强弱转化(全国新高考Ⅰ卷) | 强调辩证思维与奋斗精神 |
| 2020 | 智能互联网时代对“未来样子”的塑造 | 科技与个体成长的交互性 |
| 2019 | 物各有性,五味调和 | 多元共存与和谐共生 |
| 2018 | 语言传递生命与文明 | 文化传承的抽象表达 |
| 2017 | 车辆与时代变迁 | 以小见大,映射社会发展 |
全国一卷作文与其他省份对比
2021年全国共8套高考作文题,其中全国新高考Ⅰ卷(江苏、广东等省份使用)因材料的历史纵深与哲学深度,被认为较具挑战性。其他地区题目如:
总结
2021年江苏高考作文题以“强弱转化”为核心,要求考生从体育精神延展至人生哲理或家国情怀,既考验思辨能力,也需结合现实案例。其命题延续了全国卷“立德树人”的导向,强调青年在时代中的责任与奋斗。对于备考学生,建议多积累历史案例(如中国崛起、科技突破)与个人成长素材,强化辩证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