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毕业论文提纲的核心结构
毕业论文提纲通常遵循“总-分-总”的逻辑,包含以下基本模块(具体章节可依据研究类型调整):
1. 摘要与关键词
2. 引言/绪论
3. 理论分析与概念界定
4. 主体章节(本论)
5. 结论与展望
6. 参考文献与附录
二、常见框架模板(按研究类型分类)
1. 实证分析类论文
markdown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假设
2.1 核心概念界定
2.2 理论模型构建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数据
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3.2 变量定义与模型设定
第四章 实证结果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
4.2 回归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如STATA代码、原始数据)
适用场景:经济学、管理学定量研究。
2. 对策建议型论文
markdown
一、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核心概念与现状分析
2.1 概念界定(如“乡村振兴”)
2.2 某地区发展现状(数据支撑)
三、问题与成因分析
3.1 主要问题(如资源分配不均)
3.2 成因分析(政策、经济、社会因素)
四、对策建议
4.1 政策层面(制度优化)
4.2 技术层面(数字化工具应用)
参考文献
适用场景:公共政策、社会学研究。
3. 调查问卷型论文
markdown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设计
1.1 问题提出
1.2 问卷设计与发放
第二章 数据分析
2.1 样本特征描述
2.2 信效度检验
2.3 相关性/差异性分析
第三章 结论与建议
3.1 研究发现总结
3.2 实践启示(如企业改进策略)
附录(问卷全文、访谈记录)
适用场景:心理学、教育学研究。
三、格式规范与注意事项
1. 排版要求
2. 常见错误规避
3. 工具推荐
四、参考资料与模板获取
通过以上框架与规范,可系统构建论文提纲,确保结构清晰、论证严谨。建议根据导师意见进一步调整章节权重与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