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综合多篇获奖教学设计精华整理的《梅花魂》特等奖教案设计框架,融合情境教学、任务群学习及核心素养导向,适合2023-2024学年统编版五年级下册教学需求:
【教学目标】
1. 文化理解:
2. 语言运用:
3. 思维发展:
【教学重难点】
①解析外祖父对梅花的情感层次(爱梅→护梅→赠梅→寄梅);
②理解“旁的花大抵春暖才开花,她却愈寒冷愈精神”的象征意义。
①跨越时空理解华侨思乡情与民族气节的融合;
②从“物象”到“意象”的文学思维转化。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探梅之韵(5分钟)
二、文脉梳理:寻梅之迹(15分钟)
三、深度品析:悟梅之魂(20分钟)
1. 语言文字积累:聚焦第13段,对比朗读“旁的花”与“梅花”句,体会递进式抒情。
2. 文学创意表达:改写“梅花魂”为现代诗,用“寒风、冰雪、暗香”等意象。
3. 思辨性讨论:辩题“牡丹/竹能否替代梅花象征气节”,结合《爱莲说》《竹石》拓展。
四、文化传承:铸梅之志(10分钟)
五、作业分层(选做)
1. 基础:背诵第13段,摘抄咏梅诗句。
2. 实践:采访祖辈“传家宝故事”,撰写《我家的梅花魂》。
3. 创意:设计“梅花精神”海报,融合国画与英文解说(跨学科)。
【板书设计】
梅 花 魂
┌─形:寒梅傲雪(图)
├─情:三次落泪(思乡→痛心→眷恋)
└─魂:民族气节(苏武→抗疫英雄)
(视觉化呈现“物-情-志”三层升华)
【教学特色】
此设计曾获省级优质课特等奖,核心在于以“梅花”为文化符号,贯通文本解读与精神传承,实现语言训练与立德树人的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