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村支部书记述职报告作为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既是检验村级党组织履职成效的标尺,也是凝聚干群共识、推动乡村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以2024年度述职报告为蓝本,通过多维度的案例分析和制度解读,系统梳理村支书工作的核心要点与实践路径。
一、党建引领
在基层治理体系中,党建工作始终是村支书述职的核心主线。以xx村为例,通过建立“三会一课”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党员教育覆盖率达98%。2024年新发展党员7名,其中返乡创业青年占比达63%,有效优化了党员队伍结构(见表1)。
项目 | 数据 | 同比增幅 |
---|---|---|
党员教育覆盖率 | 98% | +12% |
主题党日活动 | 24次 | +33% |
群众意见处理率 | 91% | +18% |
创新开展的“党员积分制”管理模式,将环境卫生整治、矛盾纠纷调解等12项指标量化考核。通过季度公示制度,激发党员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典型案例中,第三党小组通过积分兑换机制,成功推动村道亮化工程落地。
二、班子建设
村两委班子的协同效能直接影响治理成效。实行“AB岗责任制”后,2024年民生事项办结时效缩短至平均3.5个工作日。在土地确权工作中,班子成员分片包干,完成全村586户宅基地测量登记,实现零信访记录。
建立“老中青”传帮带机制,将3名90后干部纳入重点培养序列。通过组织参加县乡两级专题培训12场次,年轻干部独立承办项目能力显著提升,如在乡村旅游项目中,青年团队主导完成民宿改造方案设计。
三、民生工程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年投入287万元完成三大工程:新建5公里灌溉水渠、改造3处危桥、安装120盏太阳能路灯。特别是运用“村民议事会+专业监理”模式,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群众满意度测评达96分。
在社会保障领域,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对17户脱贫不稳定户实施“一户一策”帮扶。通过引进手工业加工点,实现户均月增收1200元,典型案例中,残疾农户张某通过藤编培训实现自主创业。
四、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形成“三产融合”发展格局。2024年村集体收入突破80万元,其中电商服务中心贡献率达42%。通过“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发展绿色蔬菜基地300亩,带动126户农户年均增收1.8万元。
招商引资方面,成功引入生态农业项目2个,总投资额达1500万元。建立联农带农机制,土地流转溢价达30%,村集体通过管理服务获得稳定收益,实现企业、农户、村集体三方共赢。
五、问题改进
在取得成绩的仍存在三方面不足:年轻干部培养体系尚未健全、集体经济抗风险能力较弱、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待完善。针对这些问题,计划2025年实施“雏鹰培育计划”,建立产业发展风险基金,推行垃圾分类积分奖励制度。
研究显示,先进村的治理经验表明,数字化治理平台的应用可使行政效率提升40%。建议未来重点推进“智慧村务”系统建设,整合党建、民生、经济等模块,构建实时监测与决策支持体系。
村支书述职报告不仅是工作成绩的展示窗口,更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指南。通过系统性的制度建设和创新性的工作方法,持续推动乡村治理能力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升级,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