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根据最新政策文件和实践经验整理的村“两委”干部考核办法及方案要点,综合了多地考核机制的核心内容:
一、考核原则
1. 客观公正:以事实为依据,结合民主测评与实绩评估,确保考核透明。
2. 注重实绩:重点考核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核心工作成效。
3. 激励约束:实行绩效工资差异化发放,奖优罚劣,激发工作积极性。
4. 动态管理:结合日常考核(月度/季度)与年度考核,实现全过程监督。
二、考核内容与指标
1. 思想政治建设(20分)
政治立场、理论学习、党性修养、团结协作情况。
2. 工作实绩(40分)
经济发展:集体经济增收、产业项目引进、农民增收(如特色农业、电商等)。
乡村治理:矛盾化解、安全生产、生态保护(如秸秆禁烧、森林防火等)。
公共服务:惠民政策落实、基础设施建设(如水利、道路维护)。
3. 作风纪律(20分)

出勤率(每月至少15天在岗)、会议纪律、廉洁自律。
4. 民主测评(10分)
群众满意度测评,由党员、村民代表等参与评分。
5. 加减分项
加分项:工作创新(如承接上级现场会)、宣传报道(县级及以上媒体)、招商项目落地。
扣分项:重大事故、越级、违纪违法(如受党纪处分直接扣绩效)。
三、考核方式与程序
1. 日常考核
出勤管理:工作日志记录、镇纪委月度督查,缺勤超限者扣基础工资或诫勉。
2. 季度/年度考核

述职评议:村干部现场述职,接受党员群众质询。
实地核查:检查工作台账、项目进展及实际成效。
3. 综合评定
总分构成:日常考核(20%)、民主测评(30%)、实绩考核(50%)。
等次划分:优秀(≥95分)、称职(80-95分)、基本称职(60-80分)、不称职(<60分)。
四、考核结果运用
1. 绩效工资差异化发放
优秀:按120%发放绩效工资,优先评优晋升。
称职:全额发放绩效工资。
基本称职:按50%-80%发放,需参加整改培训。
不称职:停发绩效工资,连续两年不称职者调整或罢免。
2. 职务调整与问责
对考核不达标者进行诫勉谈话、限期整改;违纪违法者依法处理。
3. 示范激励
优秀村干部优先推荐乡镇干部选拔或公务员招录。
五、组织保障
1. 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牵头,纪委、组织部门参与监督。
2. 资金保障:设立专项考核资金,严禁挪用,确保专款专用。
3. 纪律监督:严查弄虚作假,对考核失职的镇干部追责。
六、地方特色实践(参考)
陕西西安:群众满意率低于60%的村干部停发绩效,连续两年不称职调整。
安徽濉溪:考核结果直接挂钩50%-100%绩效工资,并作为评优依据。
浙江碗窑乡:按人口规模差异化设定基础工资标准,月度考核占比50%。
文件依据与政策导向
多地考核办法均遵循中央关于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的要求,强调减负增效与科学考核。
如需具体细则或地区方案,可进一步查阅相关文件原文(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