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及字体要求的综合规范总结,结合教育部标准及多所高校的具体要求整理而成,供参考:
一、整体结构要求
本科生毕业论文一般包含以下部分(按顺序排列):
1. 封面:包含学校名称、论文题目、作者信息(学号、姓名、学院、专业、年级、指导教师等),由学校统一模板生成,需注意信息完整性和对齐格式。
2. 诚信声明与版权授权页:需学生和导师签名,注明完成日期。
3. 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中文300-500字,宋体小,1.5倍行距,需概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摘要”二字为黑体居中。
英文摘要(Abstract):内容与中文摘要对应,Times New Roman字体,字号与中文一致。
关键词:3-5个,宋体小,用分号隔开,中文关键词后附英文翻译(Key Words)。
4. 目录:自动生成,精确到三级标题,标题层次清晰,页码对齐;“目录”二字为黑体三号居中,章节标题为宋体小。
5. 正文:包括引言、主体、结论,字数一般不少于8000字(具体要求因专业而异)。
6. 参考文献:按正文引用顺序排列,需标注文献类型(如期刊[J]、专著[M])。
7. 附录与致谢:附录为补充材料(如数据、代码),致谢需简洁诚恳。
8. 封底:空白页,与封面纸质一致。
二、字体与排版规范
1. 封面及标题
论文题目:黑体小二号居中,副标题(如有)为楷体,副标题前加破折号。
作者信息:宋体或仿宋体,对齐方式根据学校模板要求。
2. 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Abstract”字样:黑体或Times New Roman三号加粗居中。
摘要宋体小(中文),Times New Roman小(英文),首行缩进2字符,1.5倍行距。
关键词:宋体小,标题加粗,具体词不加粗。
3. 正文
通用格式:
正文字体:宋体小,英文及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全文行距22磅或1.5倍。
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段前段后间距0行。
标题层级(两种常见格式,任选其一):
格式一(文科常用):
一级标题:黑体小三号,如“一、研究背景”;
二级标题:黑体,如“(一)理论基础”;
三级标题:黑体小,如“1. 实验设计”。
格式二(工科常用):
一级标题:黑体三号,如“1 引言”;
二级标题:黑体,如“1.1 研究意义”;
三级标题:黑体小,如“1.1.1 数据来源”。
4. 图表与公式
图表标题:位于图下方或表上方,黑体五号居中,如“图1-1 实验结果”或“表2-1 数据统计”。
公式编号:右对齐,如“(1-1)”,全文连续编号。
5. 参考文献
格式示例:
专著:[序号] 作者. 书名[M].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份: 页码.
期刊:[序号] 作者. 文章名[J]. 期刊名, 年份, 卷号(期号): 起止页码.
网页文献:[序号] 作者. 文章名[EB/OL]. 网址, 访问日期。
字体:中文宋体五号,英文Times New Roman五号,悬挂缩进2字符。
6. 页眉页脚与页边距
页眉:宋体五号,居中显示“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页脚:页码宋体五号居中,封面、摘要、目录等前置部分用罗马数字(Ⅰ,Ⅱ,Ⅲ),正文开始用阿拉伯数字(1,2,3)。
页边距:上2.5cm,下2.5cm,左3.0cm,右2.0cm,装订线0.5cm(具体数值可能因学校调整)。
三、注意事项
1. 学术规范:引用需标注出处,禁止抄袭;文献引用格式需统一(如GB/T 7714-2015)。

2. 格式检测:部分学校要求通过系统(如“论无忧”)检测格式错误,差错率需低于万分之三。
3. 查重与抽检:教育部规定本科论文抽检比例为2%,重点关注选题意义、逻辑结构、学术规范等。
4. 提交要求:电子版需为Word文档,命名规则为“学号.doc”;纸质版单面打印,左侧装订。
四、常见问题示例
标题层级混乱:避免混合使用“一、(一)、1.”和“1、1.1、1.1.1”两种格式。
图表跨页:若图表跨页,需在续表上方标注“续表X.X”并重复表头。
标点符号:中文用全角符号(如“,”),英文用半角符号(如“,”)。
如需更详细的模板或本校特殊要求,建议参考学校官网或教务处发布的最新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