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散文(写春天的文章)

admin12025-07-05 20:20:02

春风十里,万物惊蛰

春是悄然叩开寒冬门扉的旅人,携着湿润的东风,将沉睡的大地轻轻唤醒。朱自清笔下的春是“刚睡醒的样子”,山朗润了,水涨了,太阳的脸红了,连泥土的气息也混着青草的鲜香,在湿润的空气里酝酿。这样的春色,如一幅水墨长卷,从远山到近水,从枝头到草尖,层层叠叠地铺展开来。

一、草木初萌,花事如潮

春天的散文(写春天的文章)

春的讯息,总在细微处悄然绽放。沈从文曾写颐和园的春:“花木都逐渐开放了,满园子红领巾的笑语与鸟鸣应和”。湖畔的柳枝抽了新芽,柔软的枝条垂入水中,仿佛蘸着绿意写诗;樱花、杏花、梨花赶着趟儿,红的像火,粉的似霞,白的如雪,每一朵花都像未启封的信笺,藏着季节的密语。迎春花最是性急,枝条尚未披叶,便缀满金黄的小喇叭,对着天空吹奏春的序曲。

春雨是春天的韵脚,细密如牛毛,斜织成帘。杜甫说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雨后的泥土松软如酥,青草逼出翠色,连蜗牛也探出触角,在石阶上蜿蜒出湿漉漉的痕迹。

二、人间烟火,踏春而行

春不仅是自然的盛宴,也是人间的欢歌。周作人在《北平的春天》里写道,城里乡下的人们“舒活筋骨,抖擞精神”,田间地头的农人披蓑戴笠,孩童追着风筝疯跑,连流浪狗也成了湖畔的哲学家,凝望水波时仿佛参透了季节的轮回。

老舍说,春的北平“连发呆都是彩色的”。人们脱下厚重的冬衣,换上轻衫,在林荫道上漫步,听悠扬的琴声与风声交织,看纸鸢掠过天际,将心事系在云端。春游的学子们举着队旗,红领巾与绿树相映,笑声惊起一池水鸟,涟漪荡碎了湖面的云影。

三、春之哲思,诗意栖居

春是哲人的季节。柯灵在《故园春》中感慨:“春天没有方向,只顾开花。” 草木的恣意生长,恰似生命的本质——无需刻意规划,只需顺应时节。厉彦林写春燕归来,翅膀剪开暮色,衔泥筑巢的执着,仿佛在诉说“希望”二字的重量。

春也是诗意的隐喻。郁达夫说:“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这样的意境里,连惆怅也变得轻盈。凋零的残荷静立池中,如同前朝遗老守着旧梦,而新生的莲叶已在水下悄悄舒展,等待夏日的盛放。

春是永恒的序章

“四季初始,佳期如许。” 春的动人,在于它既是起点,亦是轮回。它教会我们:生命的枯荣从未停歇,而每一次苏醒,都是对美好的重新定义。正如冰心所言:“春天的风里,连叹息都带着花香。” 愿我们在这短暂的季节里,与春风撞个满怀,将琐碎的日子酿成诗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