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格式 文献综述怎么写 范文

admin12025-07-04 07:20:02

一、文献综述的基本格式

1. 标题

明确反映主题,如《人工智能在医疗诊断中的应用研究综述》或《公平交易理论下内幕交易损害赔偿的规制文献综述》。

2. 摘要(可选)

简明概括综述目的、范围及结论,300字左右。例如:

> 本文对XX领域近五年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重点分析XX技术的创新路径、现存问题及未来方向,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3. 引言

  • 说明研究背景、意义及文献范围;
  • 界定核心概念,提出研究问题;
  • 概述文献的筛选标准(如时间、来源、主题)。
  • 示例:

    >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成为研究热点。本文聚焦2018-2023年国内外核心期刊,探讨AI在疾病诊断中的效能与争议。

    4. 主体

  • 分类方式:按时间、主题、方法论或学派分类;
  • 内容要点
  • 历史脉络:梳理领域发展历程(如技术迭代、理论演变);
  • 研究现状:归纳不同学者的观点、方法及成果(需引用具体文献);
  • 争议焦点:对比不同结论的矛盾点(如“AI诊断是否优于传统方法”);
  • 空白与不足:指出未被充分研究的问题(如数据隐私、跨学科融合)。
  • 示例结构:

    > 1. 技术路径: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张三, 2020)VS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病历分析(李四, 2022);

    > 2. 争议:患者知情权(王五, 2021)VS 算法透明性(Smith, 2023)。

    5. 结论与展望

  • 总结核心发现,提炼领域共识;
  • 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如结合区块链技术解决数据安全问题);
  • 联系自身研究,说明本研究的创新点(如填补XX空白)。
  • 6. 参考文献

  • 按APA/GB/T格式规范列出所有引用文献;
  • 以近3-5年文献为主,兼顾经典理论;
  • 建议引用20-50篇,包含中英文权威期刊。
  • 二、写作步骤与技巧

    1. 确定主题与范围

  • 选题需具体(如“AI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而非泛泛的“医疗AI”);
  • 明确时间跨度(如近5年)和文献类型(如实证研究、综述类)。
  • 2. 文献检索与筛选

  • 使用关键词组合检索(如“人工智能+医疗诊断+公平性”);
  • 优先选择高被引论文、权威期刊(如《Nature》《中国社会科学》);
  • 剔除重复、低质量或无关文献。
  • 3. 阅读与笔记整理

  • 制作表格记录文献的核心观点、方法及结论;
  • 标注文献间的关联(如“A研究支持B假设,但C提出反驳”)。
  • 4. 逻辑框架搭建

  • 纵式:按时间顺序呈现领域演变(适合技术发展类综述);
  • 横式:按主题分类对比(如“法律视角VS经济视角”);
  • 混合式:先纵后横,兼顾历史与现状。
  • 5. 批判性写作

  • 避免单纯罗列文献,需分析优劣(如“李四(2021)的样本量不足”);
  • 指出矛盾点(如“部分学者认为XX有效,但缺乏长期跟踪数据”)。
  • 三、范文片段参考

    标题:《公平交易理论下内幕交易损害赔偿的规制研究综述》

    主体节选

    > 1. 内幕交易侵害权益的争议

  • 传统观点认为其构成欺诈(陈洁, 2002),但曾洋(2018)指出内幕交易未直接侵害知情权,而是破坏公平交易法益;
  • 王林清(2020)提出“同时反向交易者”作为适格原告,但未解决因果关系证明难题。
  • > 2. 因果关系认定的困境

  • 美国“法律原因”理论强调近因原则(Smith, 2019),但易陷入循环论证;
  • 定量分析法(李国光, 2015)通过基准日收益计算,为责任范围提供量化依据,但忽略系统性风险。
  • 结论

    > 现有研究多聚焦侵权责任定性,但赔偿计算与原告范围仍存争议。本文拟引入动态风险评估模型,弥补传统定量法的局限性。

    四、常见问题与规避

    文献综述格式 文献综述怎么写 范文

    1. 文献堆砌:避免按作者罗列,需按逻辑链整合(如“理论发展→方法创新→争议点”);

    2. 主观评价过多:评述需基于文献,如“现有研究未考虑XX变量(张三, 2022)”;

    3. 引用不规范:直接引用需加页码,间接引用注明作者年份;

    4. 忽视最新成果:补充近2年文献,体现领域前沿。

    五、模板工具推荐

  • 引言模板
  • > “XX问题因其在A领域的实际应用价值与B理论的发展潜力备受关注。尽管已有研究探讨了XX(王五, 2021;Lee, 2023),但在C方面仍存在分歧。本文通过综述近五年文献,旨在厘清XX机制,并为D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 过渡句
  • > “尽管上述研究取得进展,但XX的长期影响尚未明确(张三, 2020)。”

    通过以上结构化的写作流程与批判性分析,可系统呈现领域全貌并凸显研究价值。具体范文可参考网页的完整案例,或结合专业领域调整框架。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