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阿基米德(古希腊)
发现浮力原理后激动地赤身冲出浴池高喊“尤里卡!”(希腊语“我发现了”),最终用排水法测出掺假,揭穿金匠的欺骗。
2. 高斯(德国)
小学时快速计算1+2+…+100=5050,用首尾配对法展现数学天赋,老师惊叹其天才,从此被称为“数学王子”。
3. 华罗庚(中国)
推广“优选法”时幽默称跛脚走路为“圆与切线的运动”,即便病痛缠身仍坚持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
4. 陈景润(中国)
沉迷哥德巴赫猜想研究,走路撞树后连说“对不起”,继续思考,最终在数论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
5. 祖冲之(中国南北朝)
精确推算圆周率至小数点后七位(3.1415926-3.1415927),领先欧洲千年,并发明“水碓磨”等实用机械。
6. 欧拉(瑞士)
因追问“星星数量”被保守老师退学,却自学成才,失明后仍凭记忆完成大量数学著作,奠定图论基础。
7. 笛卡尔(法国)
创立解析几何,融合代数与几何,传说发明直角坐标系灵感来自梦中蜘蛛网,其思想推动科学革命。
8. 鲁道夫(德国)
毕生计算圆周率至小数后35位,墓碑刻满数字,被称为“鲁道夫数”,展现对数学的极致追求。
9. 塞乐斯(古希腊)
商人出身,游历埃及时用影子长度测量金字塔高度,成为古希腊首位以数学闻名的学者。
10. 吴文俊(中国)
开创“数学机械化”研究,提出“吴方法”解决几何定理机器证明难题,获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
以上故事展现了数学家们对真理的探索精神与独特个性。更多细节可参考相关传记或历史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