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想政治与师德修养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兼员,我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积极参加政治理论学习,践行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师德垂范,以“关爱学生、严谨治学”为准则,将德育融入数学课堂,通过数学史、数学家精神等内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感。本年度共参与校级师德培训5次,撰写学习心得3篇,获评校级“师德标兵”称号。
二、教育教学工作
1. 深耕课堂,优化教学方法
针对数学学科抽象性强的特点,我采用“情境导入—问题驱动—分层探究”的教学模式。例如,在《函数与方程》章节中,以生活案例(如运动轨迹、经济模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针对基础薄弱学生,设计阶梯式练习题,结合小组合作学习,逐步提升其逻辑推理能力。本学年所带班级数学平均分提升12%,优生率提高20%。
2. 精准分层,落实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学情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3. 强化教研,提升专业能力
三、班级管理与学生发展
担任班主任期间,以“自主管理+情感教育”为核心,构建特色班级文化:
四、个人成长与成果
五、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1. 教学节奏把控:部分课堂因探究活动耗时较长,导致练习量不足。未来需优化教学设计,预留弹性时间。
2. 分层作业设计:现有教辅难度梯度不显著,计划自主编撰《分层作业手册》,融入生活化、项目式任务。
3. 科研深度不足:课题研究多停留在实践层面,明年拟申报市级课题《数学批判性思维培养路径研究》,提升理论高度。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的过程。未来,我将继续以学生为中心,在数学课堂中渗透思维训练与人文关怀,努力成为“有温度的研究型教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引用来源:
教研反思与改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