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支持与资金扶持
1. 人才补贴与落户政策
生活/租房补贴:杭州市对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提供本科1万、硕士3万、博士10万的生活补贴,分两次发放;租房补贴每年1万,最长可享6年。西部区县工作满3年可再获同等补贴。
落户便利:杭州允许大专(35岁以下)、本科(45岁以下)、硕士(50岁以下)毕业生直接落户;博士及部分硕士可“先落户后就业”。
税收优惠:全国范围内,高校毕业生创业可享受每户每年最高8000元税收减免;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
2. 创业项目资助
杭州政策:新创办企业经评审可获5万-20万元资助,优秀项目最高50万元;全国性大赛获奖项目(如“互联网+”“创青春”)落地杭州可直接申请20万-50万元资助。
国家支持:通过“国创计划”可获得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及实践项目资助,覆盖科研到市场转化全流程。
湖南政策:首次创业满1年可获1万元补贴,吸纳就业可申领社保补贴。
3. 贷款与融资支持

创业担保贷款:国家提供最高20万元个人贷款及300万元小微企业贷款,部分情况免除反担保;湖南最高可申请400万元合伙贷款。
投资基金:湖南省设立5亿元大学生创业基金,单项目最高投资100万元;杭州对博士后项目提供最高500万元资助。
二、平台资源与孵化服务
1. 孵化空间与资源共享
投资孵化器需免费提供30%场地给大学生创业团队;杭州市级大学生创业园可获100万元建园资助,考核优秀追加30万元。
高校实验室、科研设备免费或低价开放,支持技术研发。
2. 导师与培训体系

导师计划:杭州提供创业导师补贴(最高8000元/项目),湖南组建500人省级导师团提供指导。
创业教育:高校开设交叉学科课程,弹性学制允许保留学籍休学创业。
三、竞赛与成果转化
1. 创业大赛支持
杭州“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400强项目落地可直接申请5万-100万元资助;国家“互联网+”大赛优秀项目可通过专项基金加速转化。
香港团队在珠三角可享当地创业扶持政策,如场地、资金对接。
2. 成果转化渠道
鼓励高校与国企合作,推动科研项目商业化;杭州对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最高资助500万元。
香港大学科技初创企业可通过“TSSSU计划”获最高150万港元/年资助,支持技术商品化。
四、其他支持措施
1. 风险救助与社会保障
地方探索创业风险补贴机制,如商业险保费补助;创业失败可获就业援助或社会救助。
毕业生创业可缴纳五险一金,保障基本权益。
2. 实操建议
方向选择:结合兴趣与市场需求,如新媒体、文创、数字化服务。
资源利用:参加创业训练营、参考往届获奖案例(如新文科大赛计划书模板)。
资金管理:初期选择线上办公降低成本,优先开拓盈利模式。
五、申请与政策查询渠道
杭州市政策:登录[杭州市人社局官网]查询《实施细则》。
国家及地方政策:关注国务院、教育厅及地方政务平台(如湖南省“湘政办”)。
香港资助计划:联系香港六所大学技术转移处申请“TSSSU计划”。
通过以上政策与资源整合,大学生可有效降低创业门槛,加速项目孵化。建议结合自身需求,优先申请属地化支持,并积极参与竞赛提升项目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