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节的古诗30首,中秋节的节日诗句有哪些

admin52025-05-08 13:30:03

以下是关于中秋节的30首经典古诗及节日诗句的整理,涵盖唐宋元明清等朝代,既有团圆寄情之作,亦不乏对月抒怀的千古绝唱:

一、中秋经典古诗30首

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评析:苏轼借月抒怀,表达对胞弟的思念与豁达人生哲思,被誉为中秋词之绝唱。

2.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特色:以雄浑意境开篇,成为中秋望月怀人的典范。

3.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亮点:通过冷露桂花之景,暗含人月两圆的哲思。

4. 《八月十五夜玩月》(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意境:写月光涤荡尘世,展现开阔气象与超然心境。

5. 《静夜思》(唐·李白)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简评:虽非专写中秋,却以朴素语言道尽游子望月思乡之情。

6. 《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宋·辛弃疾)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特色:以科学幻想式发问,探索月亮奥秘,独辟蹊径。

7. 《阳关曲·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情感:抒兄弟重逢之喜与聚散无常之叹。

8. 《中秋月》(明·徐有贞)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30首,中秋节的节日诗句有哪些

哲思:抛开缺憾,珍惜当下团圆之乐。

9.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背景:被贬江州,借月抒发物是人非之悲。

10. 《念奴娇·过洞庭》(宋·张孝祥)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气象:以洞庭秋月之壮阔,寄寓高洁情怀。

(其余20首详见来源,此处精选部分)

其他经典

  • 李商隐《霜月》:“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杜甫《月夜》:“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 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 米芾《中秋登楼望月》:“天上若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 二、中秋节日经典诗句

    1. 团圆寄情

  •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唐·殷文圭)
  •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明·徐有贞)
  • 2. 望月怀远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
  •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唐·白居易)
  • 3. 人生哲思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
  •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唐·刘禹锡)
  • 4. 自然意境

  •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唐·刘禹锡)
  •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宋·辛弃疾)
  • 三、文化意蕴与节日传统

    中秋节以月圆象征团圆,融合祭月、赏月、食月饼等民俗,自唐代起成为文人创作的重要主题。诗作多围绕以下主题展开:

  • 思乡怀人:如张九龄、白居易之作,借月抒写羁旅之愁。
  • 人生感悟:苏轼、辛弃疾以月喻理,展现豁达或忧国之情。
  • 自然之美:刘禹锡、张孝祥描绘月夜澄明,寄托超然物外的理想。
  • 引用来源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30首,中秋节的节日诗句有哪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