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死狐悲歇后语—兔死狐悲的意思

admin162025-05-02 20:25:04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兔死狐悲歇后语—兔死狐悲的意思

这一歇后语的后半句“物伤其类”进一步解释了成语的寓意:比喻因同类遭遇不幸而感同身受,常用于贬义语境,形容虚伪的同情或利益共同体的连带反应。例如:

> 看到同伙被捕,小偷顿生“兔死狐悲”之感,实则是担忧自己暴露。

二、成语含义

兔死狐悲(拼音:tù sǐ hú bēi)原指兔子和狐狸结盟对抗猎人,兔子死后狐狸因失去盟友而悲伤,后演变为比喻因同类遭遇不幸而悲痛,隐含贬义。其核心包含两层含义:

1. 表面同情:看似为同类悲伤,实则可能暗含虚伪或自保心理。

2. 利益关联:常用于描述因共同利益受损而产生的连带反应。

三、演变与争议

1. 来源与典故

  • 出自《宋史·李全传》中的“狐死兔泣”,元代《赚蒯通》将其发展为“兔死狐悲”,南宋起义军故事中杨妙真以此劝说夏全勿自相残杀。
  • 原指同盟关系破裂后的真实悲伤,如狐狸与兔子共同对抗猎人。
  • 2. 现代理解争议

  • 原意:强调同盟共患难的真情(如起义军间的依存关系)。
  • 现代误读:因狐狸与兔子常被视为天敌,部分人误认为“狐狸假慈悲”,导致成语逐渐偏向贬义。
  • 四、用法与示例

    1. 语法:联合式结构,作谓语、宾语或分句,含贬义。

  • 例:公司接连倒闭,同行企业不免“兔死狐悲”。
  • 2. 典型语境

  • 利益共同体:如政治盟友倒台时的危机感。
  • 虚伪共情:如竞争对手假意哀叹行业困境。
  • 3. 经典例句

    > “鼋鸣而鳖应,兔死则狐悲。”(明·田艺蘅《玉笑零音》)

    > “晴雯何至弄到没有结果?兔死狐悲,不觉滴下泪来。”(《红楼梦》)

    五、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物伤其类(更强调同类连带)
  • 反义词:幸灾乐祸(完全相反的立场)
  • 六、现代应用建议

    1. 注意语境:避免用于纯粹表达真挚同情的场景,以免引发歧义。

    2. 文学创作:适合描写权力斗争、职场竞争等复杂人际关系中的虚伪情感。

    通过上述解析,可见“兔死狐悲”既有历史深度,又因文化演变产生微妙语义变化,使用时需结合具体情境判断其褒贬色彩。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