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西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为一则材料作文,题目材料围绕“拾金不昧与道德感化”展开,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内容及寓意进行写作。以下是具体信息及分析:
作文题目材料
材料叙述了一位年轻人捡到尚先生的手机后拒绝归还,但在发现手机中关于尚先生向芦山地震灾区捐款的信息后,被其善举感动,最终无偿归还手机的故事。核心情节如下:
1. 尚先生丢失手机后,提出以2000元酬金换回,但年轻人最初拒绝归还。
2. 年轻人因看到尚先生捐助灾区的记录,意识到“不能用贪心对待爱心”,主动归还手机且未收取酬金。
3. 材料强调“真诚与友善”的价值观,以及善行对他人道德的感召作用。
审题与立意分析
1. 核心主题:材料通过年轻人从“贪心”到“无私”的转变,探讨道德选择、善行传递与价值观的塑造。重点在于“私爱”与“大爱”的对比,以及人性本善的可塑性。
2. 常见立意角度:
3. 需避免的误区:
写作建议
1. 选材方向:
2. 结构优化:
3. 语言表达:
专家点评
南宁二中语文教师彭春华指出,该题贴合社会现实,考查学生的价值观与思辨能力,强调“立德树人”的深层内涵。审题难度适中,但高分需依赖对材料核心的精准把握和独特视角。
总结
2013年广西作文题通过日常生活事件,引导考生思考道德选择与社会责任,要求考生在写作中体现对人性、善行传递及价值观塑造的深刻理解。考生需避免泛泛而谈,需紧扣“感化”与“转变”的逻辑链展开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