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会议纪要的撰写需要兼顾规范性和灵活性,既要完整记录研讨过程,又要突出重点结论和决策。以下是结合多个专业来源的撰写指南和模板参考:
一、基本结构与写作要点
1. 标题
单标题:直接体现会议性质,如“2025年人工智能研讨会会议纪要”;
双标题:主标题概括核心议题,副标题补充会议信息,如“探索AI边界——2025年人工智能研讨会纪要”。
2. 会议基本信息

时间:精确到分钟(如2025年3月28日14:00-17:30);
地点:具体会议室名称或地址;
参会人员:按主持人、主讲人、列席人员分类列出姓名及职务;
记录人:明确记录者信息。
3. (开头部分)
简要说明会议背景、目的及议程,例如:
“本次研讨会由××机构主办,围绕‘AI的实践挑战’展开,旨在探讨技术应用中的人权保护与法律合规问题。会议由××主持,共设3项议题,12位专家发言。”。
4. 正文主体
按议题分项记录:每个议题独立成段,包含讨论要点、争议点及结论。例如:
议题一:AI算法的透明性
专家A指出:“黑箱算法需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可解释性……”(引用发言核心观点);
专家B提出质疑:“过度透明可能泄露商业机密,需平衡透明度与隐私保护”;
共识:建议建立分级透明机制,优先在医疗、司法领域推行试点。
使用引导词:如“会议认为”“多数专家建议”“部分代表提出”等,增强条理性。
5. 决议与行动计划
明确会议达成的决策及后续任务,例如:
成立“AI工作组”,由××部门牵头,4月15日前提交框架草案;
编制《AI指南(初稿)》,计划6月公开征求意见。
6.
总结会议成效,或提出呼吁,如:
“本次研讨会为AI治理提供了多元视角,后续需加强跨学科协作,推动政策落地。”。
二、研讨会纪要的特殊要求
1. 记录讨论细节:
需体现不同观点的交锋,如“部分学者主张技术中立,另一派强调算法价值观嵌入”;
摘录关键发言原文时注明发言人身份(如“清华大学李教授”)。
2. 学术性内容处理:
复杂模型或数据可简化为结论,如“基于××数据的分析显示,70%受访者支持AI监管立法”;
引用文献或报告时注明来源,如“参见《2024年全球AI白皮书》第5章”。
3. 格式灵活调整:
小型研讨会可采用“发言提要法”,按发言顺序记录核心观点;
大型会议宜用“分项叙述法”,按议题分类整合内容。
三、写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会前准备:提前熟悉议程、参会者背景及往期纪要模板;
会中记录:使用简写符号(如“∵”代替“因为”),重点标记未决问题;
会后整理:
24小时内完成初稿,补充遗漏内容;
提交主持人审核,确保决议表述无误;
敏感信息需脱敏处理,如隐去未公开数据。
四、参考模板示例
markdown
标题:2025年AI研讨会会议纪要
时间:2025年3月28日
地点:××会议中心301室
主持人:王××(××研究院院长)
参会人员:(名单略)
一、会议背景
本次研讨会聚焦AI的实践挑战,旨在推动行业规范制定……
二、议题讨论
1. 算法透明性
专家A:提出分级透明机制;
争议点:透明度与商业机密如何平衡;
结论:优先在医疗领域试点。
2. 数据隐私保护
专家B:建议引入“数据信托”模式;
专家C:强调需完善用户授权机制。
三、决议事项
1. 成立专项工作组,4月15日前提交草案;
2. 召开二次研讨会,邀请法律界代表参与。
记录人:张××
日期:2025年3月29日
五、常见问题
1. 如何区分“会议记录”与“会议纪要”:
记录是原始发言实录,纪要是提炼后的正式文件,需突出结论和行动项。
2. 分歧观点如何处理:如实记录不同意见,注明“未达成共识”。
通过以上结构化写作方法,可确保研讨会纪要既完整反映讨论过程,又具备决策指导性。如需具体场景的模板,可参考网页提供的完整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