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过那座山作文 翻过那座山800字初中作文

admin12025-08-01 14:10:03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座需要翻越的“山”,它或许是学业压力,或许是性格缺陷,亦或是情感隔阂。对我而言,那座山是初中时与母亲之间难以逾越的“沉默之墙”。

【开篇点题,引出“山”的象征意义】

山的形成:隔阂的萌芽

升入初中后,繁重的学业让我喘不过气。母亲总在周末为我安排补习班,我却渴望和同学一起逛街、打球。一次,我鼓起勇气提出下午请假去玩,却换来她一句冰冷的“不行”。愤怒和委屈像潮水般涌来,我摔门而出,留下她错愕的眼神。那天补习课上,我盯着窗外掠过的飞鸟,感觉自己被一座名为“不理解”的山压得动弹不得。

翻山之路:挣扎与顿悟

傍晚,母亲端来一碗雪梨汤。她轻声道:“总盯着失去的东西,就像被山挡住了眼睛。翻过去,才能看到更好的风景。”我愣住,想起小时候她熬夜为我织围巾、雨天在校门口等我的身影。原来,她的严厉是另一种守护——她怕我虚度光阴,怕我落后于人。那些被误读的“控制欲”,实则是笨拙的关心。

那晚,我翻开日记本,写下:“隔阂源于我的自私与固执。”我开始尝试沟通:每天分享校园趣事,周末主动汇报学习计划。母亲也悄悄改变,不再强制安排课程,而是递给我一本《时间管理手册》。

山巅回望:成长与和解

一个月后的月考,我的成绩意外提升。母亲笑着调侃:“看来‘放养’也有好处。”我望向她眼角的细纹,突然明白:翻越这座山的关键不是对抗,而是理解与换位思考。就像山间的溪流,绕过坚石也能奔向大海。

如今,我们常并肩散步。夕阳下,她的白发泛着金光,我却觉得那比任何奖状都耀眼。原来,翻过那座山后,等待我的不仅是开阔的风景,还有更亲密的羁绊。

山的启示:跨越后的新生

人生如登山,重要的不是山的高度,而是攀登的勇气。张海迪在轮椅上书写奇迹,爱迪生在失败中点亮世界——他们用行动证明:山的存在不是为了阻挡,而是为了让人学会坚持与超越。正如契诃夫所言:“困难是锤炼灵魂的锤子。”当我们以爱为绳、以理解为杖,再高的山也不过是成长的垫脚石。

【结尾升华,引用名言深化主题】

翻过那座山作文 翻过那座山800字初中作文

(全文约820字)

写作技巧借鉴

1. 象征与对比:将情感隔阂喻为“山”,用摔门与端汤的细节对比冲突与和解。

2. 细节描写:通过“白发”“雪梨汤”等具象元素增强感染力。

3. 哲理升华:结合名人事例与名言,从个人经历延伸到普世价值。

4. 结构清晰:按“形成—挣扎—跨越—感悟”的脉络展开,逻辑分明。

> :本文综合了要求中关于“克服学业压力”“化解亲情隔阂”等素材,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象征手法,贴合初中生视角,符合题目要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