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部署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其核心主题为“为民、务实、清廉”。以下为活动的实施方案要点及主题解析:
一、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
1. 为民
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党员干部始终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如扶贫、惠农政策落实、基层服务效率等。
2. 务实
倡导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通过改进文风会风、优化调研方式等措施提升工作实效。
3. 清廉
要求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党章和廉政准则,严控“四风”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强化权力监督和制度约束。
二、实施方案要点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要求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聚焦作风建设,着力解决“四风”问题。
总体要求: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通过对照党章、群众期盼和先进典型,查摆问题并整改落实。
目标:实现党员干部思想作风转变、党群关系密切、清廉形象树立,推动中心工作与教育实践“两不误、两促进”。
(二)活动对象与时间安排

对象:以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覆盖全体党员,特别是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单位。
时间:中央层面分两批开展,第一批自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第二批自2014年1月至9月,每批集中教育时间约半年。
(三)方法步骤
1. 学习教育与听取意见
开展“三学四问五对照”(个人自学、专家导学、集中研学;问作风差距、群众诉求、服务举措、发展良策;对照理论、历史、法纪、典型、群众镜子)。
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结合基层调研推进整改。
2. 查摆问题与批评整改
聚焦“四风”突出问题,如庸懒散软、推诿扯皮、脱离群众等,开展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
针对窗口单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问题进行专项整治。
3. 建章立制与长效落实
完善作风建设制度体系,如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规范权力运行机制。
强化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解决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如技术帮扶、政策宣传等。
(四)重点措施
专项整治:针对公款吃喝、违规发放津贴、执法不公等群众关切问题开展专项治理。
特色实践:结合行业特点推进“四下乡”活动、农资打假、廉政教育等,增强活动实效性。
领导带头:中央政治局率先垂范,建立联系点制度(如习近平联系兰考县),层层压实责任。
三、重要意义
该活动通过系统性纠治“四风”,强化了党的执政根基,密切了党群关系,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提供了政治保障。其经验也为后续党内教育(如“三严三实”“两学一做”)提供了重要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