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准备
1. 场地规划与硬化
预制场选址需地势平坦、交通便利,面积约9682㎡,采用C15素混凝土硬化15cm厚,设置排水沟及沉淀池。
台座基础采用40cm厚C20片石混凝土+35cm厚C30钢筋混凝土,预埋锚固钢筋,顶部设置反拱度17mm(按抛物线分布)。
2. 设备与材料
配置2台龙门吊(150T移梁、10T模板安装)、张拉千斤顶(200T)、混凝土搅拌站、泵车等。
钢材选用HRB400钢筋及Φ15.2钢绞线(抗拉强度1860MPa),锚具、波纹管等配套组件需检测合格。
二、预制工艺流程
1. 模板安装与钢筋绑扎
外模采用6mm厚钢模板,内模为可拆卸钢模,接缝粘贴止浆橡胶条防止漏浆。
钢筋分两次绑扎:先底板及腹板,后顶板,波纹管定位误差≤5mm,锚垫板与孔道垂直。
2. 混凝土浇筑
分两次浇筑:底板(坍落度5-7cm)→腹板及顶板,附着式振捣器横向间距100cm,插入式振捣器辅助密实。
养护采用覆盖保湿+蒸汽养护,确保7天龄期后强度≥90%设计值。
3. 预应力张拉与压浆
张拉条件:混凝土强度≥90%设计值且龄期≥7天,程序为0→初应力→σcon(持荷2min锚固)。
压浆采用专用压浆料,流动度30-50s,孔道压浆密实后封锚。
三、运输与架设

1. 运输方案
运梁车采用120T平板车,梁体加固采用钢丝绳+5T手拉葫芦,运输路基压实度≥95%。
2. 架桥机安装
架桥机拼装后空载试运行4次,过孔时调整轨道平行度,横移速度≤2.5m/min。
边梁优先架设,落梁时距支座15cm暂停校验位置,误差≤5mm。
四、质量控制要点
1. 材料检验
钢筋力学性能、钢绞线延伸率、锚具硬度等需符合GB/T14370标准。
2. 过程监控
模板安装偏差:长度±5mm,高度±3mm;张拉力误差≤±5%。
孔道压浆密实度通过超声波检测,28天抗压强度≥40MPa。
五、安全与环保措施

1. 安全防护
高空作业佩戴安全带,架桥机操作区域设置,临时支座采用砂筒防倾覆。
2. 环保管理
废水经沉淀池处理达标排放,噪声控制采用低分贝设备,施工时间避开夜间。
六、验收标准
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及设计图纸,重点检查梁体裂缝、支座密贴度及预应力有效性。
以上方案综合了场地规划、工艺技术及管理要求,具体实施需结合现场条件调整。完整技术参数及图纸可参考来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