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香里的端午节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两千多年的文化记忆。相传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投江明志,百姓为纪念他,将竹筒米投入江中,逐渐演变成包粽子的习俗。
清晨,奶奶总会在门前挂上艾草和菖蒲,说是驱邪祈福。妈妈则早早备好粽叶、糯米和红枣,教我包粽子:卷叶成锥,填米塞枣,再用棉线轻轻缠绕。蒸煮时,粽香满屋,仿佛连空气都变得甜糯。午饭后,我们全家去江边看龙舟赛。鼓声如雷,彩旗飘扬,一艘艘龙舟如离弦之箭,劈波斩浪,岸边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端午节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血脉里的传承。它让我懂得,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些包裹在粽叶里的温情与敬意,始终如一。
若需中秋节作文,可参考以下框架:
月圆人团圆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的“团圆节”。夜晚,月亮如玉盘高悬,我们全家围坐赏月,分食月饼。奶奶说,月饼象征圆满,咬一口莲蓉馅,甜到心底。爸爸指着月亮讲起嫦娥奔月的传说,我仿佛看到月宫中的玉兔正捣着仙药。庭院里,孩子们提着灯笼追逐嬉戏,灯笼上的嫦娥图案随风摇曳,为夜色添了几分灵动。
无论是端午的粽香,还是中秋的月圆,这些节日都在提醒我们:传统如一条纽带,将过去与未来紧紧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