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高频考点)
1.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三部曲的第一部,另两部为《在人间》《我的大学》。
2. 主人公阿廖沙三岁到十岁的童年生活,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3. 外祖父性格吝啬、贪婪、残暴,常毒打家人;外祖母慈祥善良、宽容忍让,是阿廖沙的“精神导师”。
4. 小茨冈(伊凡)乐观纯朴,因扛十字架被压死;格里戈里是正直的老工人;“好事情”是献身科学的知识分子。
5. 作品主题之一是阿廖沙的成长,另一主题是鞭挞俄国小市民的庸俗与自私。
二、简答题(关键情节与人物分析)
1. 阿廖沙为何在逆境中成长为正直善良的人?
2. 外祖母的形象与作用
3. 小茨冈的死因
4. 染坊失火当夜的悲剧
5. 阿廖沙报复酒馆女主人的方式
三、人物形象分析(核心人物)
1. 阿廖沙
2. 外祖父
3. “好事情”
四、主题与艺术特色
1. 主题思想
2. 艺术手法
五、自测题示例
题目:结合具体情节,分析外祖母对阿廖沙的影响。
参考答案:
外祖母以民间故事传递善恶观(如米龙隐士与伊凡勇士),教会阿廖沙宽容;在火灾中冷静抢救硫酸盐,展现勇敢与智慧;面对外祖父的暴行默默忍受,却始终保有对生活的热爱,成为阿廖沙的精神支柱。
如需完整题目或更多解析,可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