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朋友阅读答案-《童年》阅读题及答案大全

admin72025-07-25 16:00:02

一、填空题(高频考点)

1.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三部曲的第一部,另两部为《在人间》《我的大学》

2. 主人公阿廖沙三岁到十岁的童年生活,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3. 外祖父性格吝啬、贪婪、残暴,常毒打家人;外祖母慈祥善良、宽容忍让,是阿廖沙的“精神导师”。

4. 小茨冈(伊凡)乐观纯朴,因扛十字架被压死;格里戈里是正直的老工人;“好事情”是献身科学的知识分子。

童年的朋友阅读答案-《童年》阅读题及答案大全

5. 作品主题之一是阿廖沙的成长,另一主题是鞭挞俄国小市民的庸俗与自私

二、简答题(关键情节与人物分析)

1. 阿廖沙为何在逆境中成长为正直善良的人?

  • 外祖母的引导:如明灯般用善良与智慧照亮阿廖沙的心灵,教他宽容与爱。
  • 身边人物的影响:小茨冈的乐观、格里戈里的正直、“好事情”的求知精神给予他力量。
  • 启示:环境对人的影响并非绝对,内在精神与良师益友的支持至关重要。
  • 2. 外祖母的形象与作用

  • 性格特点:慈祥、勤劳、善讲故事,信仰中充满对人性美的追求。
  • 对阿廖沙的影响:在黑暗环境中为他保留希望,教会他爱与坚韧。
  • 3. 小茨冈的死因

  • 两个舅舅为争财产,让小茨冈扛沉重的橡木十字架,导致他被压死。
  • 4. 染坊失火当夜的悲剧

  • 舅妈娜塔莉娅因难产去世,加剧了家庭的混乱与冷漠。
  • 5. 阿廖沙报复酒馆女主人的方式

  • 将她锁在地窖,钥匙扔上房顶,并跳“复仇者之舞”。
  • 三、人物形象分析(核心人物)

    1. 阿廖沙

  • 成长轨迹:从敏感孤独到坚强勇敢,象征俄国底层劳动者走向新生的典型。
  • 关键品质:正直、善良、对知识的渴望。
  • 2. 外祖父

  • 性格矛盾:贪婪残暴,但破产后流露脆弱,反映小市民的悲剧性。
  • 象征意义:旧社会私有制下扭曲人性的代表。
  • 3. “好事情”

  • 角色意义:第一个教会阿廖沙理性思考的人,象征科学精神与理想追求。
  • 四、主题与艺术特色

    1. 主题思想

  • 通过阿廖沙的成长,揭露旧社会的黑暗批判小市民习气歌颂人性的光明
  • 2. 艺术手法

  • 儿童视角:以阿廖沙的观察展开叙事,增强真实性与感染力。
  • 对比手法:外祖母与外祖父的善恶对比,突出人性冲突。
  • 五、自测题示例

    题目:结合具体情节,分析外祖母对阿廖沙的影响。

    参考答案

    外祖母以民间故事传递善恶观(如米龙隐士与伊凡勇士),教会阿廖沙宽容;在火灾中冷静抢救硫酸盐,展现勇敢与智慧;面对外祖父的暴行默默忍受,却始终保有对生活的热爱,成为阿廖沙的精神支柱。

    如需完整题目或更多解析,可参考来源:、、。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