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教学设计(秦兵马俑优秀教学设计)

admin82025-07-25 01:15:02

以下是一份《秦兵马俑》的优秀教学设计方案,结合多个教学资源整合而成,注重学生主体性、探究性学习及情感培养: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认识并掌握“魁梧、铠甲、颔首、惟妙惟肖”等生字词,理解课文中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 通过阅读,概括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体会过渡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承上启下作用。
  •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自主阅读、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兵马俑的类型及神态描写,学习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内容的方法。
  • 借助多媒体资源(图片、视频),结合想象与语言表达训练,提升对文本的鉴赏能力。
  •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 培养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通过语言文字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及个性鲜明的特点。
  • 难点:理解兵马俑的“个性鲜明”,感受其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并进行创造性表达。
  •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 视频导入:播放兵马俑一号坑的航拍视频,提问:“看到这样的场景,你想到哪些词语?”(宏伟、震撼、奇迹等)。

    2. 资料分享: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兵马俑资料(如发现过程、世界评价),教师补充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引出课题。

    (二)初读感知,理清脉络

    1. 自主阅读:学生默读课文,标出生字词,思考:文章围绕哪句话展开?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秦兵马俑优秀教学设计)

  • 关键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 2. 结构梳理

  • 规模宏大(第2段)→ 类型众多(4-7段)→ 个性鲜明(8段)→ 总结评价(9段)。
  • (三)精读探究,突破重点

    1. 规模宏大

  • 数据对比:找出文中列数字的句子(如“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八千个兵马俑”),与教室、学校对比,感受宏大。
  • 朗读指导:重读“近”“足有”等词,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2. 类型众多与个性鲜明

  • 小组合作:填写表格,归纳将军俑、武士俑等类型的特点及关键词(如“神态自若”“目光炯炯”),派代表展示。
  • 角色体验
  • 观察兵马俑图片(如跪射俑、将军俑),想象其心理活动,用“有的……好像……”句式描述神态(例:“有的紧握双拳,好像随时准备冲锋陷阵”)。
  • 配乐朗读第8段,体会“惟妙惟肖”的艺术效果。
  • (四)升华主题,拓展延伸

    1. 讨论交流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秦兵马俑优秀教学设计)

  • 为什么说兵马俑是“世界的奇迹”?结合课文与资料,从历史、艺术、文化角度分析。
  • 2. 情感渗透

  • 播放希拉克、李光耀等名人评价,引导学生抒发自豪之情,讨论“如何保护文化遗产”。
  • 3. 分层作业

  • 基础:为兵马俑设计导游词,介绍其特点。
  • 拓展:查阅秦朝军事、雕塑技术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 四、板书设计

    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列数字、作比较

    ├─类型众多: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

    └─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民族智慧 → 文化自信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

  • 评价方式:通过课堂提问、小组汇报、写作练习多维度评估学生理解程度。
  • 技术融合:利用数字化平台(如BBS论坛)开展课后讨论,分享学习成果。
  • 反思要点:是否有效引导学生从文字到情感的深层体验?如何优化活动设计提升参与度?
  • 参考资料:教学设计整合自网页1、11、25、34、38等,结合多媒体资源与探究性学习策略,突出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