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报告
题目:基层服务与社会调研实践中的成长与反思
一、引言
2025年寒假,我参与了学院组织的“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深入某偏远农村开展为期15天的教育帮扶与民生调研。此次实践旨在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通过教育支持与文化传播助力乡村发展,同时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作为社会学专业学生,我期望将课堂所学融入实践,探索城乡发展差异背后的社会机理。
二、实践内容与过程
1. 教育支持:乡村义教与知识普及
在村小学开设“第二课堂”,为留守儿童提供语文、英语辅导,设计趣味科学实验课。实践中发现,学生基础薄弱但求知欲强,需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例如,通过动画视频讲解物理原理,激发学习兴趣,累计覆盖学生60余人。
2. 民生调研:入户访谈与数据分析
走访42户家庭,围绕教育投入、医疗保障、产业发展等主题展开访谈。调研显示:73%的家庭年收入低于5万元,教育资源短缺与医疗条件落后是主要痛点。通过整理数据,团队撰写了《乡村民生现状与对策建议》,提交至当地。
3. 文化传播:非遗传承与社区活动
协助村民举办“传统手工艺展”,挖掘当地竹编技艺,通过短视频平台宣传,吸引外部关注。活动期间,帮助村民搭建电商账号,累计售出手工艺品200余件,初步探索“文化+电商”的产业模式。
三、实践成果与价值
1. 个人能力提升
2. 社会价值贡献
四、问题反思与改进方向
1. 实践中的不足
2. 未来优化策略
五、
此次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的真谛。乡村的复杂性远超课本描述,唯有躬身实践才能触摸真实的社会肌理。未来,我将继续关注城乡发展议题,以专业知识为桥梁,探索更具可持续性的服务模式。正如一位村民所言:“年轻人带来新眼光,村子才有新希望。”这份期待,正是激励我前行的动力。
(全文约820字)
引用说明
语言风格:融合网页1的实践叙事与网页37的总结提炼,兼顾学术性与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