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先进事迹
1. 孙国庆(淮安市清河区)
事迹亮点:从普通清扫工成长为全国劳模,连续20年获市级先进称号。在“创卫”期间带领团队攻坚垃圾死角,曾跳入恶臭化粪池清理垃圾。面对市民偏见时,以行动证明职业价值,主动协调纠纷并倡导理解。
感人细节:除夕夜坚持工作,家人陪她推车清运垃圾;儿子以母亲为荣,称其为“城市美容师”。
2. 刘河清(盱眙县)

事迹亮点:负责商业中心五墩西路的保洁工作,创新采用“上门收集垃圾+分时段保洁”模式,提升效率。带领团队在“创文”期间加班加点,主动清理花基垃圾。
团队精神:组员互帮互助,代班无怨言,形成和谐氛围,被赞为“既当保洁员又当宣传员”。
3. 时传祥(北京市)
历史典范:新中国第一代劳模,提出“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日背粪桶90次,磨出厚茧,1959年受刘少奇接见,成为全国环卫工人精神象征。
4. 武祝龙(涟水县)
特殊贡献:从事粪便清运34年,寒冬酷暑跳入化粪池疏通管道,累计清理垃圾20万公斤。曾获“全国亲情大使”称号,以行动诠释职业尊严。
二、集体典型事例
1. 忻州市关爱环卫工人项目
政策创新:2024年通过整合资源保障工人权益,设立“环卫协会+公益基金”,改善工作条件,提供住房补贴和心理辅导,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2. 湖州市“环卫工人权益保障”模式
制度突破:2022年出台政策提高环卫工人收入,困难家庭纳入公租房保障,成立公益基金资助子女教育,2024年被评为全国可推广案例。
3. 滁州“爱心餐桌”行动
社会力量参与:青年创业者曹家祥联合社区开设免费早餐店,每日服务30-40名环卫工人,带动年轻员工参与公益,形成温暖互助的社区文化。
三、特殊事迹(见义勇为类)
樊一豪(泰兴市):2025年2月,环卫工人樊一豪在清扫途中发现火情,利用清扫车水枪扑灭草地火灾,退伍军人本色彰显责任担当。
精神内涵总结
这些事迹共同体现了环卫工人的核心精神:
职业坚守:以平凡岗位书写不凡,如孙国庆的“马路情缘”、时传祥的“背粪精神”。
创新与互助:通过管理优化(如分时段保洁)和社会协作(如爱心粥屋)提升服务效能。
社会共情:从政策支持到民间参与,形成尊重环卫工人的社会氛围。
这些事例不仅是个人荣誉的缩影,更是城市文明进步的见证,激励更多人关注与支持环卫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