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活动目的
认知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公物”的概念(如桌椅、门窗、图书、体育器材等),明确爱护公物是每个人的责任。
情感目标:培养对校园和公共设施的爱护之情,增强集体责任感。
行为目标:引导学生从日常小事做起,如轻关门窗、不乱涂乱画、节约水电等。
2. 班会流程设计
(1)导入环节(5分钟)
情景引入:展示校园公物被损坏的图片(如划伤的课桌、折断的树枝),引发学生讨论感受。
互动提问:“如果教室的桌椅会说话,它们会说什么?”通过拟人化公物,激发共情。
(2)主体活动(20分钟)
案例讨论:
播放《桌椅的对话》录音或表演小品,模拟公物被破坏的情景,让学生反思自身行为。
分组讨论“如何爱护公物”,如保持桌椅整洁、正确使用图书角等,并总结成“爱护公约”。
实践体验:
动手练习:示范正确擦桌椅、开关门窗的方法,全班分组实操。
游戏互动:开展“公物分类”游戏,区分“公物”与“私人物品”,强化认知。
(3)深化教育(10分钟)

倡议宣誓:全班朗读《爱护公物儿歌》或签署《爱护公物承诺书》。
榜样激励:表扬班级中爱护公物的“小卫士”,颁发自制徽章。
(4)总结拓展(5分钟)
班主任总结:强调“勿以善小而不为”,号召从点滴行动做起。
课后任务:观察家庭周边公物,记录一周内完成的“爱护行动”。
二、爱护公物小学生手抄报内容
1. 手抄报核心模块
(1)标题设计
醒目主题:如“爱护公物,从我做起”“我是公物小卫士”。
创意字体:用彩笔勾画立体字或搭配公物元素(如书本、树木)。
(2)内容模块
公物定义:列举校园和社区常见公物(课桌、路灯、公园长椅等)。
爱护方法:
不乱刻乱画,轻拿轻放。
节约水电,及时关灯、关水龙头。
标语口号:
“一草一木显文明,一举一动见公德!”
“爱护公物,人人有责;损坏公物,人人制止!”
插画建议:
绘制学生擦桌椅、浇花的场景,或对比“爱护”与“破坏”的对比图。
(3)互动板块
小调查:“你发现身边哪些公物需要保护?”留空白区域供填写。
小贴士:附上“如何修补破损图书”“正确使用体育器材”等实用技巧。
2. 设计建议

色彩搭配:以绿色、蓝色为主色调,象征环保与责任。
布局示例:分三栏,左栏“公物清单”,中栏“爱护行动”,右栏“班级倡议”。
三、参考资料与拓展
班会素材:可参考网页1的小品剧本、网页63的倡议书模板。
手抄报模板:网页24、28提供分步骤绘画指南,网页71含环保主题配色方案。
延伸活动:组织“校园公物巡查小队”或开展“变废为宝”手工比赛。
通过主题班会与手抄报结合,既能强化学生的公德意识,又能通过艺术创作深化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