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文书范本的内容需遵循严格的格式规范和内容要求,以确保其法律效力和专业性。以下是法律文书范本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
一、格式规范要求
1. 字体与字号
中文采用宋体,特殊需要可使用楷体(不得混用);英文或数字使用Times New Roman等正式字体,禁用花体。
正文通常为小(行距22磅)或字(行距24磅),标题用三号字加粗(宋体或黑体)。
2. 段落布局
正文首行缩进2字符,段前段后间距0.5行,标题间空一行。
标题编号分三级:一级用中文数字加顿号(如“一、”),二级用阿拉伯数字加下脚点(如“1.”),三级用括号加数字(如“(1)”)。
3. 页眉页脚

页眉左侧列明当事人信息及法律地位,右侧标注案号(如有);页脚居中标注“页码/N”格式,字号五号。
二、结构要素要求
1. 标题与首部
标题需明确文书类型(如“民事起诉状”),居中无缩进。
首部包括当事人身份信息(自然人需姓名、性别、住址等;法人需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等),需与最新法律文件一致。
2. 正文内容
诉讼请求/主张:需具体明确,如赔偿金额、履行义务等。
事实与理由:按时间顺序客观陈述事实,引用证据并说明因果关系;法律依据需列明法规名称及条款。
裁判主文/结论:处理决定需清晰完整,如判决结果、执行方式等。
3. 附件与落款
附件需编号并标注“详见附件×”,格式与正文一致。
落款右对齐,日期用中文文字(如“二〇二五年三月三十一日”),禁止使用“零”代替“〇”。
三、法律引用要求
1. 规范性引用
引用法律需完整写明名称、条款序号,整条引用时需保持文意完整。
并列引用时顺序为: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司法解释,实体法优先于程序法。
2. 修订条文处理
多次修订的法规需注明修正版本,如“根据2025年修正的《XX法》第X条”。
四、语言与表达要求
1. 准确性
避免歧义,禁用方言、黑话或模糊表述;专业术语需严谨(如“被告”而非“对方”)。
强调处可用加粗或下划线,避免斜体。
2. 逻辑性
事实与证据需对应,争议焦点需明确;说理部分需结合法条逐层分析。
3. 简洁庄重
避免冗余,如起诉状中“事实与理由”需简练概括关键点。
五、特殊类型文书要求
1. 起诉状/答辩状:需列明案由、诉讼请求、事实理由,并附证据清单。
2. 裁判文书:需包含案件由来、审理经过、证据认定、裁判依据及告知事项。
3. 合同类文书:需明确条款效力、权利义务及争议解决方式,避免歧义表述。

六、其他注意事项
真实性:当事人信息需核实(如企业信息通过全国企业信用系统查询)。
装订规范:附件与正文纸张方向一致,横向装订时页眉需置于装订线位置。
以上要求综合了法律文书的格式、内容、法律依据及语言规范,具体可参考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裁判文书制作规范》及实务指引。不同文书类型可能需调整细节,建议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对应范本并严格遵循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