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三首_六下古诗三首3课翻译

admin32025-05-20 17:15:02

1. 《寒食》

【唐】韩翃

原文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翻译

春天的京城处处柳絮纷飞,寒食节时东风吹拂着皇宫中的柳树。

日暮时分,宫中传递着赏赐的蜡烛,袅袅轻烟飘进了权贵显赫的府邸。

背景与解析

  • 寒食节:古代禁火三日,只吃冷食的节日,后与清明节合并。诗中通过“传蜡烛”暗讽权贵特权,寒食禁火却唯独贵族可破例燃烛。
  • 核心意象:“飞花”“御柳”描绘春景,“轻烟”象征皇恩的偏私,隐含对阶级不平的批判。
  • 2. 《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

    原文

    古诗词三首_六下古诗三首3课翻译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翻译

    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

    (织女)伸出纤细白皙的手,札札地穿梭织布。

    整日织不成花纹,泪水如雨般落下。

    银河看似清澈而浅,相隔又有多远呢?

    只隔一条河的距离,却只能含情相望,无法倾诉。

    背景与解析

  • 神话背景:借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的悲剧,抒发人间相思之苦。
  • 艺术手法:叠词“迢迢”“皎皎”“纤纤”增强音韵美,以织女“泣涕”喻离愁,含蓄表达对现实的无奈。
  • 3.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原文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翻译

    庭院中月光如霜,乌鸦栖息在树上,秋露无声地沾湿了桂花。

    今夜人人仰望明月,不知那秋日的思念会落在谁的心间?

    背景与解析

  • 中秋意象:通过“地白”“冷露”渲染清冷氛围,“湿桂花”暗喻思念的湿润与绵长。
  • 情感表达:末句以问作结,将个人秋思推及天下游子,含蓄深沉。
  • 综合赏析

  • 主题共通性:三首诗均借景抒情,通过节日、神话、月夜等意象,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寒食》)、相思之痛(《迢迢牵牛星》)与思乡之情(《十五夜望月》)。
  • 语言特色:白描手法(《寒食》)、叠词抒情(《迢迢牵牛星》)、以问点睛(《十五夜望月》),展现不同艺术风格。
  • 参考资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教材解读、古诗注释及教学分析。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