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 八年级上册全部古诗

admin32025-05-05 02:55:02

以下是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必背古诗词的整理汇总,涵盖课内和课外内容,供参考:

一、课内必背古诗

1. 《野望》·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主题:秋日山野的萧瑟与诗人彷徨无依的孤寂心境。

2.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名句赏析:借黄鹤传说抒写人生漂泊、世事沧桑之感,被誉为“唐人七律第一”。

3. 《使至塞上》·王维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 八年级上册全部古诗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特色:以雄浑的边塞风光展现壮阔意境,是王维“诗中有画”的代表作。

4. 《渡荆门送别》·李白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主题:描绘长江出三峡后的壮丽景色,隐含对故乡的眷恋。

5.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特色:以细腻笔触捕捉西湖早春的生机。

6.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情感:安史之乱中的忧国伤时之痛。

7. 《饮酒(其五)》·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主题:归隐田园的超然心境与自然哲理。

8. 《龟虽寿》·曹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精神:表达积极进取的豪迈气概。

9.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风格:以奇特意象渲染战争的悲壮。

10. 《赤壁》·杜牧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手法:借历史抒怀,暗含对时局的讽喻。

二、课外古诗词补充

1. 《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情感:以折花寄情,写思而不得的怅惘。

2. 《赠从弟》·刘桢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象征:以松柏喻坚贞品格。

3. 《梁甫行》·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墅。

主题:同情边海百姓的疾苦。

4. 《浣溪沙》·晏殊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哲理:对时光流逝的感喟。

5. 《三峡》·郦道元(古文)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特色:描绘三峡四季之景,语言凝练。

6.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古文)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意境:月夜的空灵与闲适心境。

三、文言文必背篇目

1.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特色:以骈文写山水,清丽脱俗。

2. 《与朱元思书》·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主题:富春江山水之美与隐逸之思。

3. 《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阐述儒家修身治国之道。

四、版本差异说明

不同教材版本(如部编版、人教版)可能略有差异,部分篇目如《望岳》《石壕吏》《归园田居》等可能出现在其他单元或课外扩展中。建议以教材目录为准,结合注释和赏析加深理解。

如需具体注释或赏析,可参考来源网页或教材配套资料。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