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份结合乡镇农业工作与自然资源管理职责的综合性总结,基于多篇自然资源所年度报告及农业工作总结提炼而成,涵盖耕地保护、资源管理、生态修复等重点内容,并附实际案例与数据支撑:
乡镇自然资源所工作总结(农业工作融合版)
一、耕地保护与农田建设
1. 严守耕地红线
落实“田长制”网格化管理,全年完成耕地恢复任务1497.25亩(如绩溪县案例),整改“非农化”“非粮化”图斑1863个,复耕面积达129.09亩(烟墩镇案例)。
推进土地整理项目,新增耕地302.84亩,旱改水项目96.59亩,并通过增减挂钩完成73亩地块选址,保障农业用地需求。
2. 耕地质量提升
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14.21公顷高标准农田验收,配套灌溉设施,提升粮食产能。
开展耕地“进出平衡”动态监测,2023年整改流出耕地240个图斑,复耕115.15亩,确保耕地总量稳中有增。
二、森林资源管理与生态修复
1. 林长制深化与森林防火
建立省林业局考核系统,实现镇村林长履职记录自动化,全年未发生森林火灾;更新防火设备,组建业余防火队,开展应急演练10次(岳阳楼区案例)。
完成松材线虫病枯死树清理3500亩,取样检测率100%,有效控制疫木扩散。
2. 生态修复与退耕还林
实施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治理废弃矿山4.32公顷,完成3个矿区生态化改造(绩溪县案例)。
推进退耕还林项目,恢复林地222.77亩,种植经济林(如油茶、福白菊)带动农民增收。
三、土地规划与土地整理
1. 空间规划与村庄布局
编制《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4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与城镇开发边界,完成44个行政村村庄规划,优化农业产业用地布局。
推进增减挂钩项目,2022年完成50亩指标选址,2024年验收肖塘中寨项目,新增耕地73亩。
2. 土地集约利用
处置“五未”土地1443亩,推动“标准地”改革,70.03亩工业用地实现“五证同发”,缩短企业投产周期。
四、执法监察与违法整治

1. 卫片执法与违法整改
核查部级下发卫片图斑404个,整改违法用地79宗,拆除违建3处(如六匡小学违建案例)。
开展非法采矿专项整治,立案2起,罚款1万元,并建立“国土卫士”监控系统,实现违法用地早发现、早制止。
2. 耕地执法动态巡查
全年巡查覆盖率98%,制止未批先占耕地行为5起,联合城管部门拆除占用耕地违建3处,涉及面积13.94亩。
五、民生服务与乡村振兴
1. 农房确权与不动产登记
完成农房确权登记9194宗,发证率91.44%;发放不动产权证4498本,助力农民抵押融资。
实施危房改造10户、厕改49户,发放雨露计划补助68.4万元,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2. 产业项目带动
推进油茶工业园、物流电商综合服务社等62亩产业用地报批,引入生态农业项目,带动就业200余人。
六、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1. 问题总结

耕地保护压力大,部分农户复耕意愿低;
执法力量不足,违建反弹风险存在;
村庄规划执行滞后,需加强村级监管。
2. 下一步计划
深化田长制考核,建立耕地保护奖惩机制;
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盘活闲置土地;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完成3处滑坡治理工程。
数据来源与案例引用:
耕地恢复与土地整理:
森林防火与林长制:
执法监察与卫片整改:
农房确权与乡村振兴:
规划编制与产业项目:
此总结整合了自然资源管理中的耕地保护、生态修复、执法监察等核心职责,并融入农业发展的土地保障与产业支持,可为乡镇级工作总结提供结构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