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春夜喜雨》·唐·杜甫
全诗: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赏析:以拟人化手法赞春雨润物无声,蕴含生机,被誉为咏雨诗典范。
2. 《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
全诗: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特色:借春雨抒客居孤寂,末句“深巷卖杏花”成千古名句。
3. 《别严士元》·唐·刘长卿
全诗: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名句:“细雨湿衣看不见”极写雨丝之微。
4. 《渭城曲》·唐·王维
全诗: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主题:朝雨洗尘,离情别绪的经典场景。
5.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苏轼
全诗: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哲理:雨中豁达人生观的绝佳表达。
6. 《江南春》·唐·杜牧
全诗: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画面:烟雨笼罩江南,意境空灵。
7.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全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情感:秋夜雨声中的羁旅愁思。
8. 《玉真公主别馆苦雨》·唐·李白
全诗(节选):
秋坐金张馆,繁阴昼不开。
空烟迷雨色,萧飒望中来。
特色:秋雨萧飒,烘托孤寂心境。
9.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唐·杜甫
全诗: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细节:“细雨鱼儿出”捕捉雨中生灵动态。
10. 《雨过山村》·唐·王建
全诗: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场景:山村雨景中的恬淡生活。
11.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宋·秦观
全诗: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比喻:“丝雨细如愁”以雨喻愁。
12. 《梅雨》·唐·杜甫
全诗:
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
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特色:描绘梅雨季节的潮湿与迷蒙。
13. 《剑门道中遇微雨》·宋·陆游
全诗: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画面:微雨中剑门关的诗人剪影。
14. 《清明》·唐·杜牧
全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经典:清明雨景与行人愁绪的完美结合。
15.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唐·张志和
全诗: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意境:雨中渔者的超然自得。
16. 《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全诗: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动态:春潮携雨的急促与野渡的静谧对比。
17.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宋·志南
全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感官:杏花雨的轻柔与触感。
18.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宋·苏轼
全诗: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哲理:雨后清凉中的闲适心境。
19. 《秋雨叹三首·其一》·唐·杜甫
全诗: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对比:秋雨摧残与生命的顽强。
20.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五代·李煜
全诗: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情感:寒雨中的亡国之痛与人生长恨。
以上诗作综合自多个来源,完整版本可参考古籍或权威诗集。如需更多细节或扩展阅读,可查阅《全唐诗》《宋词三百首》等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