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案《上下楼梯》、大班上下楼梯安全教案及反思

admin212025-03-07 18:24:11

一、活动目标

1. 知识目标:学习上下楼梯的正确方法(靠右行走、扶栏杆、不推挤),了解错误行为的危险性(如奔跑、打闹、逆向行走)。

2. 技能目标:能通过观察图片和情境模拟,判断安全与危险行为,并能在实际上下楼梯时遵守规则。

3. 情感目标:树立安全意识,养成上下楼梯时的良好安全习惯,培养互助精神(如提醒他人遵守规则)。

二、活动准备

1. 材料准备

  • 安全与危险行为的对比图片(如拥挤推搡 vs 排队靠右走)。
  • 儿歌《上下楼梯歌》(参考附后)。
  • 多媒体课件(包含安全上下楼梯的动画或实景视频)。
  • 模拟楼梯道具或利用真实楼梯进行实践。
  • 2. 经验准备

  • 提前观察幼儿日常上下楼梯的行为,记录常见问题(如奔跑、跨台阶)。
  • 三、活动过程

    1.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 方法:以“小兔的生日邀请函”为情境,引发幼儿兴趣:“小兔住在5楼,我们需要安全上下楼梯才能到达!”。
  • 提问:“平时上下楼梯要注意什么?哪些行为是危险的?”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表达。
  • 2. 观察与讨论(分析正误行为)

  • 图片对比:播放两组图片(危险行为 vs 安全行为),提问:“这些行为安全吗?为什么?”。
  • 危险行为:如推挤、跳跃、逆向行走。
  • 安全行为:扶栏杆、靠右走、逐级台阶。
  • 总结要点
  • 上下楼梯靠右行,不追逐打闹。
  • 遇到人流拥挤时,排队等待,不争抢。
  • 3. 学习儿歌(强化记忆)

  • 儿歌内容(示例):
  • > 上下楼梯不推挤,一个一个跟得齐。

    安全教案《上下楼梯》、大班上下楼梯安全教案及反思

    > 手扶栏杆慢慢走,一阶一阶走上去。

    > 下来还是靠右边,安全第一要牢记!

  • 活动形式:教师领读→幼儿跟读→分组表演。
  • 4. 实践演练(巩固行为)

  • 模拟游戏:分组在模拟楼梯或真实楼梯上练习,教师观察并指导纠正(如提醒幼儿扶栏杆、靠右走)。
  • 角色扮演:设置“安全小卫士”角色,让幼儿互相提醒危险行为。
  • 5. 延伸活动(日常渗透)

  • 墙面布置:张贴安全上下楼梯的步骤图或幼儿绘制的安全标语。
  • 家园共育:建议家长在家庭中强化规则,如上下楼梯时提醒孩子“靠右走”。
  • 四、教学反思

    1. 活动亮点

  • 情境导入和儿歌学习能有效吸引幼儿注意力,提升参与度。
  • 通过图片对比和模拟实践,幼儿能直观理解安全行为的必要性。
  • 2. 改进方向

  • 部分幼儿在演练中仍存在跨台阶行为,需在后续活动中增加“逐级走”的专项练习。
  • 可引入更多互动游戏(如“安全行为闯关”),深化规则意识。
  • 3. 长期教育建议

  • 定期组织楼梯安全演练,结合日常活动(如升旗、课间操)强化习惯。
  • 关注特殊幼儿(如动作协调性较弱的孩子),提供个性化指导。
  • 附:参考儿歌(可根据实际调整)

    > 一二三四五六七,

    > 上下楼梯要注意。

    > 向右走呀不拥挤,

    > 小手扶杆别忘记。

    > 不跑不跳不嬉戏,

    > 安全第一记心里!

    通过以上教案设计与反思,幼儿能在趣味性和实践性中掌握安全上下楼梯的技能,逐步形成自我保护意识。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