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赏月与祭月
中秋节以赏月为核心,人们会在庭院或户外摆设香案,摆放月饼、瓜果等祭品,祭拜月神,祈求团圆平安。这一习俗源自上古的月神崇拜,后演变为家庭团聚的象征活动。
2. 吃月饼
月饼是中秋节的标志性食品,最初用于祭祀月神,后发展为象征团圆的节日食物。传统月饼以豆沙、五仁等为馅,现代则衍生出多样口味,如冰皮、奶黄等。
3. 燃灯与玩花灯
部分地区有燃灯、挂灯笼的习俗,儿童提兔灯嬉戏,增添节日氛围。古代还有“玩月羹”等特色饮食,现已少见。
4. 赏桂花、饮桂花酒
中秋正值桂花盛开,赏桂与饮用桂花酒成为节日雅趣,寓意吉祥与长寿。
七夕节风俗简介
1. 穿针乞巧
女子在月光下用彩线穿针,比拼手巧,胜者象征获得织女赐予的灵巧技艺。这是七夕最古老的习俗之一,体现古代女性对智慧与技艺的追求。
2. 拜织女
女性设香案供奉瓜果、鲜花,向织女星祈福,祈求姻缘美满或家庭和睦。仪式中常伴有低声吟唱,充满与温情。
3. 投针验巧
正午将绣花针浮于水面,观察水下针影的形状,若呈现花朵、云纹等则视为“得巧”。此活动兼具趣味与占卜色彩。
4. 吃巧果
巧果是用面粉、糖制作的油炸点心,形状多样(如花鸟),象征甜蜜与巧思。家人共食巧果,寓意生活美满。
中秋节以“团圆”为核心,习俗围绕祭月、赏月展开;七夕节则以“乞巧”为主题,强调女性智慧与浪漫传说。两者虽同属传统节日,但文化内涵与活动形式差异显著。